2013年7月22日星期一

長期鬧鐘喚醒易引起“睡眠破碎”癥狀

Speed Dating,Matching,極速約會-長期鬧鐘喚醒易引起“睡眠破碎”癥狀

長期鬧鐘喚醒易引起“睡眠破碎”癥狀


  日前,一條內容是“深度睡眠時被鬧鐘鬧醒相當於醉酒一次,長期如此可能導致高血壓、心臟病甚至早亡”的微博在網上熱傳,這讓不少習慣於早晨被鬧醒的白領憂心。對此,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黃流清表示,被鬧醒是否相當於醉酒尚無定論,但如果長期深度睡眠被吵醒,確實容易導致記憶認知功能下降,“這在醫學上被稱為睡眠破碎癥狀”。

  

  白領學生:工作日都靠鬧鈴喚醒


  美國人曾經將鬧鐘評為“最令人討厭的人類發明之一”。而隨著氣溫驟降,無論是學生還是白領上班族,習慣晚睡的他們都希望能在被窩裡多做美夢,但最近熱轉的這條鬧鐘影響健康的帖子,令許多學生和白領為自己的健康擔心起來。


  “平時上班習慣開鬧鐘,否則自己根本醒不過來。”傢住閔行的孫小姐告訴東方網記者:“因為在淮海路商圈上班,6點半點鬧鈴一響,就要馬上醒過來。然後糊裡糊塗扒幾口早飯沖出門。”傢住楊浦區的桑小姐也因為工作原因,每周都有兩三天早上必須6點起床,這讓習慣瞭晚上12點以後睡覺的她總是覺得睡不夠,“早上被鬧鐘鬧醒後的半個多小時裡,會處於有些呆滯的狀態,有時中午還會覺得乏力腰酸。”還有的受訪者告訴記者,一旦連續幾天是被鬧鐘鬧醒,第二天就會有怎麼都睡不醒的感覺。


  東方網記者隨訪瞭近二十位朝九晚五的職業人群,其中70%都要依靠手機或鬧鐘設定叫醒,20%表示偶爾需要鬧鐘,10%表示自己有穩定的生物鐘能按時起床。“平時因為功課多習慣瞭晚睡,第二天又要去學校早自修,隻能靠鬧鐘來提醒自己。但看瞭這條微博,還真的發現,自己的記憶能力沒有以前好。”一位在寶山某重點高中就讀的學生告訴記者,這條微博的熱傳讓自己對腦健康有瞭擔憂,“明年我還要參加高考呢”。

  

  專傢:長期鬧鐘喚醒會引起“睡眠破碎”


  被鬧鐘鬧醒是否相當於醉酒?會不會真的影響人的記憶力?帶著這些問題,東方網記者采訪瞭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黃流清,他表示,被鬧鐘鬧醒是否相當於醉酒,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根據,但長期讓鬧鐘來叫醒處於深度睡眠的人,相當於進行瞭睡眠破壞。“這會直接導致人的記憶認知功能減退,在醫學上被稱為睡眠破碎癥狀。”黃流清說。


  黃流清表示,睡眠不是單純的被動的休息,它是對白天發生的事物進行整理、加固,如果在這時候睡眠被打斷瞭記憶力就會降低。“據研究顯示,被打斷深睡眠的人會產生前天的東西記不住,第二天也沒精神的狀態。短期這樣狀態的可以不用擔心,如果每天被鬧鐘鬧醒的時間是接近自然醒的時間,那麼對人體幾乎沒什麼影響。”黃流清告訴記者。


  但長期的“碎片式睡眠”、從深度睡眠狀態被吵醒,會導致白天記憶力下降、疲倦感增強、體力不足、註意力不容易集中,人變得易激動、易煩躁。長此以往,有增加高血壓和心臟病患病的風險。對此,黃流清建議年輕白領和學生要保障充足的睡眠及睡眠的連續性,同時調整好自己的生物鐘,用一些愉悅舒緩的聲音作為鬧鈴,使自己在早上起床時不會被過度刺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