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星期三

按摩穴位治痛經

Speed Dating,Matching,極速約會-按摩穴位治痛經

按摩穴位治痛經


自我按摩痛經的治療,一般多主張在經前5~7天開始治療,月經來潮後停止,待下次月經來潮前再施手法治療。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療須在經前當下腹部、腰骶部出現疼痛時操作。如手法得當,可使經期提前1~2天,隨著經血排出,疼痛也會隨之消失或減輕。下面就介紹幾處按摩的穴位及方法。   

一、月經從隱隱作痛到令你全身蜷曲的劇痛,有三分之二的女性在這期間會有很不舒服的感覺。痛經時,雙手叉腰,兩個大拇指按壓在肚臍左右兩邊各5厘米處,也就是帶脈穴的位置,可以立桿見影地減輕疼痛感。

二、按摩小腹,增加小腹腔內臟血運,促進小腹內微循環,具有止痛調經的作用。

位置:肚臍至外生殖器之間的小腹部,兩側以左右髂前上棘為界限。

按摩方法:雙手自我按摩相疊置於小腹中間,緊壓腹部,慢慢按摩腹部,以10次/分左右的頻率進行,直至小腹內有熱感為宜。共操作5分鐘。

三、斜擦小腹兩側,具有疏肝理氣,止痛調經的作用。

位置:兩側肋弓下緣至髂骨之間的側小腹。

按摩方法:雙手置於側小腹,從後向前斜擦,方向朝外生殖器。不要往返擦動,要方向一致,以摩熱為度。共操作5分鐘。

四、按揉三陰交,具有交通心腎,引火下行的作用,對所有婦科疾病疼痛均有緩解作用。

位置: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治痛經的按摩方法:用一側手拇指指腹揉捻對側三陰交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1分鐘。

五、點揉子宮,刺激子宮穴是直接針對女性生殖器的調理手法,療效顯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氣止痛的作用。

位置:子宮穴位於下腹部,臍下一橫掌處(臍下4寸)正中。左右旁開四橫指(旁開正中線3寸)的距離各有一點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雙手食指、中指按壓住兩旁子宮穴,稍加壓力,緩緩點揉,以酸脹為度,操作5分鐘,以腹腔內有熱感為最佳。

六、揉太沖,具有明顯疏肝止痛的作用。不僅可以治療痛經,還可以治療多數婦科疾病。

位置:腳大趾與第二趾之間。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1分鐘。

七、泡腳按摩

取艾葉30克、生薑100克、白酒100毫升。將艾葉和生薑洗凈,生薑切成厚片,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放進盆中,倒入白酒,先熏蒸後泡足。

熏蒸水的溫度應在90℃左右,但要防止燙傷,待水溫下降至40℃左右時,再將雙腳浸於水中。

藥水宜泡至雙足踝關節處,泡腳的同時揉搓足心湧泉穴、足趾、足跟部。每晚1次,每次20-30分鐘。於經前7天開始泡,至月經結束。此方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效果。

總之痛經患者在治療中,要註重自我保健,經期要註意保暖,避免淋雨,忌食生冷食品;情緒穩定,精神愉悅;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保證睡眠;適度參加運動鍛煉,但忌幹重活及劇烈運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