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9日星期五

深秋冷空氣來襲 如何防病防凍

Speed Dating,Matching,極速約會-深秋冷空氣來襲 如何防病防凍

深秋冷空氣來襲 如何防病防凍


一、4種秋冬季常見病需防范

秋冬季節是流感、哮喘、鼻炎、支氣管炎的高發期,尤其是天氣的反復變化及驟然升、降溫等會引起這些病的大暴發。在此,提醒大傢註意防范。

1.流感:典型的流感呈現為乏力、頭痛、頭暈、全身酸痛;常有咽痛,鼻塞、流涕等。老人、嬰幼兒、有心肺疾病者患流感後可發展為肺炎。

2.鼻炎:患者會出現鼻塞,流清水涕,鼻癢,喉部不適,咳嗽等癥狀。其中急性鼻炎、過敏性鼻炎、血管運動性鼻炎受天氣影響較大。

3.哮喘:寒冷季節容易受涼而導致呼吸道感染,天氣突然變化,可激發支氣管哮喘發作。此種炎癥可引起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咳嗽等癥狀。

4.支氣管炎:當氣溫驟降、呼吸道小血管痙攣缺血、防禦功能下降等可致病。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部分病人可發展成阻塞性肺氣腫、慢性肺原性心臟病。

二、“秋凍”不是人人都適合

“春捂秋凍”是民間的一條保健諺語,從氣候學的觀點來分析有一定科學道理。但人們對“秋凍”的理解,不應僅限於“不忙添衣”上,還要加強耐寒鍛煉,經常用冷水洗臉洗鼻。另外,“秋凍”不是人人都適合,要有個“度”。

三、這些部位不宜“凍”

1.腹部:患有胃腸疾病的人,要特別註意上腹部保暖,以防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下腹受涼對女性傷害大,秋冬季節最好不穿露肚皮的衣服。

2.腿腳:腳是人體各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所以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全身若冷,病邪就有可能乘虛而入。

3.頭部:秋冬季節不宜晨起洗頭,容易受風寒。

4.膝關節:在陰冷、潮濕的天氣著裙裝,腿部會因風寒的襲擊而出現發涼麻木、酸痛不適等癥狀,尤其是膝關節處,久而久之,會引起慢性風濕性關節炎。

5.脖子:容易引起有肺部癥狀的感冒;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防呼吸道感染 早晚鍛煉應避風

入秋瞭,晝夜溫差也進一步增大。不但氣溫反復多變,而且隨著天氣的總體趨勢是逐漸變冷,北京也逐漸進入到瞭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感冒、流感、氣管炎等疾病發病人數開始上升。

專傢指出,從醫院的門急診來看,目前疾病的高發人群多是免疫力較差的老年人和兒童。提醒老年人早晚冷的時候要註意增加衣服,可以進行散步、打太極拳等鍛煉提高抵抗力,但要防止出汗後受涼,因此運動時要註意保暖,運動量要以微微出汗為宜,不宜出太多汗,要讓毛孔逐漸收斂;運動的地點要盡量選擇避風的地方;風大的天氣不宜鍛煉。老人、兒童、從事服務行業的人員、流動性比較大的人群,最好及時接種流感疫苗,減少感染流感的可能性。另外,糖尿病、哮喘等患者感染流感後出現重癥的可能性比較大,也要盡早接種流感疫苗。

防心腦血管病 清晨醒來賴賴床

秋季天氣轉涼,夏季擴張的血管遇冷收縮,造成周圍血管阻力增大,血壓就會升高。而且,秋天溫差變化大會造成血壓不穩定,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病。專傢還提醒,天氣變冷後,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腦動脈瘤等疾病患者,就容易發生腦出血、腦梗塞等疾病。血管收縮還可能引起腦供血不足,嚴重的會導致心絞痛、腦缺血或梗死。

專傢提醒,要預防腦血管病發作,要有針對性的預防,最好吃些產熱量高、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雞、魚、乳類及豆制品,少吃油膩食物,禁煙限酒,總體上要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常吃新鮮蔬菜對降低和穩定血壓也有好處。如果是高血壓患者,要堅持每天測血壓,並遵醫囑調節用藥劑量。如果是伴有頭昏、眩暈,面頰經常發紅、局部有麻木感的高血壓患者,要減少動物蛋白攝取量。有心腦血管病的高血壓患者,可常吃黑木耳、銀耳等。血脂、膽固醇過高者,不吃煎炸食品。其次,要註意保暖,清晨醒來時不要立刻離開被褥,應在被褥中活動身體;洗澡前要先讓浴室充滿熱氣。此外,還要堅持體育鍛煉,保持情緒穩定,謹防過度疲勞。極度憤怒或緊張都可誘發腦血管病。

防過敏 紗巾口罩要上崗

春秋季節是最容易發生過敏性疾病的時候,而秋高氣爽的季節裡外出遊玩的人、到戶外活動的人比較多。

因此每到秋季,花粉(如蒿草花粉)和葎草(俗稱“拉拉秧”)、幹燥的空氣及蟑螂攜帶的過敏原誘發過敏性疾病的都比較多。

專傢介紹,目前最常見的就是過敏性鼻炎、哮喘、皮膚過敏等疾病患者。如蕁麻疹患者皮膚會出現類似於蚊子叮咬後出現的包;過敏性鼻炎患者癥狀主要是打噴嚏、流鼻涕;哮喘患者則主要表現為氣喘、憋氣。

由於過敏性疾病給人帶來的痛苦和不便比較多,專傢提醒既往有過敏史及上述疾病的人,有條件的可以先到醫院變態反應科、呼吸科、皮膚科等相關科室做過敏原檢測。如果能明確過敏原則可以做脫敏治療。

其次,既往有上述過敏性疾病的患者,要註意自身防護,避開過敏原,避免吸入刺激性氣體及塵埃等,如外出遊玩要遠離花草尤其是葎草,或者戴口罩、紗巾。還可到醫院專科,根據醫生指導提前使用預防性的藥物,如哮喘患者可提前一兩周使用氣霧噴劑進行預防。

一旦發生過敏性疾病,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抗過敏等相應治療,由醫生評價病情、嚴重程度,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防咽炎 煙酒辛辣少接觸

咽炎也是這個季節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有的患者甚至在早起時受到冷空氣刺激,就會發作咽炎,嗓子發幹、聲音嘶啞甚至咽部腫痛。專傢指出,這正是因為季節轉換時氣溫變化,而且空氣幹燥,人體不能迅速適應,就容易發病。除瞭咽炎,慢性支氣管炎及哮喘患者進入秋季後,由於秋斂之氣會加重病情,也更容易導致疾病復發。

因此,入秋後要特別註意保護呼吸系統,防范咽炎等疾病。平常要盡量少吃太辣、太甜的食物,忌食黃花魚、蝦、蟹和生冷食品,要戒煙酒。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潤肺清音功效的食物,如梨、羅漢果、白蘿卜等。甘草、菊花、玫瑰花、金蓮花、胖大海、沙參等用來泡茶,可以清肺利咽、行氣舒肝。還可以食用百合、玉竹、麥冬、枸杞子等,也可以起到滋潤作用。也可以用銀耳來做湯或羹,或用山藥、枸杞子、麥冬熬粥,可以改善氣血困乏,起到潤肺益氣作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