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6日星期四

肌膚過敏怎麼辦

Speed Dating,Matching,極速約會-肌膚過敏怎麼辦

肌膚過敏怎麼辦


時序轉入秋季,不少人容易因為天氣變換的因素,出現肌膚不適應、過敏現象,抓個不停,不但造成外觀不美觀,甚至影響睡眠品質。預防及治療肌膚過敏有技巧,前提是必須找出病因,才能進一步治療。

換季過敏原因剖析

換季時容易引起皮膚過感的原因相當多元且復雜,一般來說,主要是內外在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所導致。

內在因素主要是因為個人情緒及體質對環境、氣候變化不適應,產生敏感的狀態;外在因素則可能是與吃進去的食物(如魚、蝦等)、吸入物(如花粉)、化學物質(如化妝品、染發劑等)有關。不論是什麼原因,診治前都必須先理清引發不適的病因,才能對癥治療。

夏換秋季敏感肌膚患者(如幹性肌膚、年紀較大族群者)常出現不適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溫度下降,皮膚較幹燥,肌膚自我保護力差,保濕度不足,所以容易出現皮膚敏感的問題,尤其是沒有衣物覆蓋,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臉部。

敏感≠過敏

不少人誤以為皮膚“過敏”跟“敏感”是一樣的,皮膚敏感主要是指皮膚受到各種刺激,出現紅腫、發癢及蛻皮等現象,就皮膚醫學專業立場來看,“敏感”並不算是一種皮膚疾病,過敏則屬疾病之一。敏感型肌膚可透過適當護理,遠離過敏源而改善;過敏則可能與自身的免疫系統有關。

如何檢測自己是否為敏感肌膚?

一般而言,敏感性肌膚在受到外界刺激後,容易有緊繃、癢、刺痛、灼熱的感覺,所謂外界刺激,包括保養品的擦試或氣溫變化等對皮膚具刺激作用的外界因子,其中約50%會出現皮膚表層變化,例如紅、幹燥、脫屑脫皮、浮腫和起水泡等癥狀,如果有上述癥狀,則可能為敏感肌膚者。

常見換季過敏疾病

換季時,本身有濕疹、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或者是原本就患有皮膚疾病的人,最容易發生皮膚過敏的現象,常見皮膚過敏好發的部位多半在全身最軟嫩之處,如頭皮、臉部。

1.濕疹

病征:患部出現紅色斑塊,而且非常搔癢。

發作部位:臉頰兩側、肘與膝關節、四肢屈側的皮膚。

治療:嚴重時以口服抗組織胺來止癢,癥狀輕微時可塗抹類固醇藥膏。

2.異位性皮膚炎

病征:“癢”和“皮膚敏感”,這種癢尤其在傍晚到晚上會更加嚴重。由於遽癢忍難,可能因開始搔抓而破皮、出血甚至導致細菌感染。

發作部位:呈現慢性的皮膚癥狀,如很明顯一條一條粗糙的皮膚紋路或黑色素的沉淀,主要分佈在四肢彎曲及身體皺折處。

治療:口服抗組織胺+外用藥膏的治療。

3.脂漏性皮膚炎

病征:患部會出現紅腫、搔癢、皮膚脫屑等濕疹癥狀,且頭皮屑增加。

發作部位:好發在皮膚皮脂腺分泌較為旺盛的部位,如臉上的眉毛、鼻翼、頭皮、胸部或是上背部。

治療:塗抹類固醇藥膏,若搔癢嚴重,可以吃抗組織胺藥止癢。若頭皮屑增多,癥狀輕微時,可以用含抗皮屑芽孢菌成分的抗屑洗發精治療,嚴重時則塗抹抗皮屑芽孢菌藥物。

如何紓緩過敏癥狀?

換季時,灰塵及塵蟎容易在毛毯、床墊、枕頭及絨毛玩具等地方滋生,容易使人人出現因搔抓而導致的輕微皮膚過敏癥狀,尤其原本就有異位性皮膚炎的人癥狀更為明顯。偶爾出現輕微過敏搔抓癥狀的人,可用乳液擦拭皮膚,註意肌膚表層保濕,但異位性皮膚炎多為先天過敏性遺傳體質,很難斷根,季節交替時需用類固醇用藥及加強保濕舒緩,才可避免過敏部位搔抓。

肌膚保養有step by step

1.以溫水洗臉

皮膚過敏患者洗臉時應以36?38度的溫水清洗,有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應選擇中性、低刺激性且不含香精成分的洗面乳,避免刺激肌膚。

2.使用保濕乳液

敏感肌膚者,除瞭使用專業醫師開立的保濕劑外,平時可在皮膚表層擦拭保濕類乳液,以降低癢感。膚質偏幹性的患者,建議可使用凡士林、嬰兒油等。

3.護膚程序越少越好

護膚產品塗抹太多層、太厚重,容易引起肌膚過敏,輕薄擦拭即可。另外,選購新的護膚產品時,應先在手上或耳背後做一下測試,看看是否有過敏反應。

4.睡眠充足作息正常

充足的睡眠有助皮膚細胞的正常更新,此外,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生活規律,精神好,也能促使肌膚處於穩定狀態,保持正常功能。

5.養成多樣化飲食習慣

吃適量含有蛋白質及維生素等食物,避免偏食,可以使皮膚具有光澤和彈性。

6.勤打掃,維持環境整潔

容易皮膚過敏及有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最好不要在房間內擺放絨毛玩具,被單建議選用“可機洗”、可烘幹及防塵蟎的質料,且必須養成每1-2周清洗被單及更換枕頭套的清潔習慣,註意個人衛生,減少塵蟎滋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