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7日星期二

老年人的個性變化特點

Speed Dating,Matching,極速約會-老年人的個性變化特點

老年人的個性變化特點


據統計,大多數老年人心理健康程度較高,但仍有一部分老人存在下列個性的變化:

1.抑鬱傾向

因離退休閑置在傢,社會交往減少,自我實現的需要得不到滿一足,故容易產生無用無助感和喪失感,出現情緒低沉、壓抑,表現為抑鬱、厭世、輕生等。

2。行為退化

由於衰老活動不便,依賴性增強,自立性差,行為幼稚化,大小事情均寄希望於別人的幫助。

3.保守固執.自我中心

病態懷舊,思想保守,難於接受新事物,思維固執不靈活,好鉆牛角尖,社會適應性下降;以白我為中心.多關註自身,性格內向,對社會、對子女缺乏關心。

4.敏感猜疑

多疑敏感,神經脆弱,易受暗示,表現為嫉妒、猜疑,性格乖僻,多愁善感等

5.恐病俱死

疑病心理及對疾病死亡的恐懼感。自知已近黃昏,來日無多瞭,千方百計想保重身體,過分迫求延年益壽。身體一旦有風吹草動,哪怕是細微的變化,就草木皆兵,極為敏感。稍有不適,則疑是這個病那個病的,驚慌失措,不得安寧,逢人便打聽單方驗方,各種補藥補品,一應齊備。尤其關心同齡人去世的消息,“怕死”成瞭一種潛在的心病,口頭上說自己什麼也不怕,心地裡卻十分地忌諱。

6.情緒不稱定,孤獨空虛感

有的老人年易為小事生氣,愛發牢騷.情緒易於激動。

有的因配偶死亡、子女獨立成傢,出現“空集綜合征”,閑居在傢,失去生活目標,整天無所追求,無所用心,無所事事,故易產生空虛孤獨感。

7.易出現軀體化癥狀

老年人由於生理上的老化和生活環境的變化,活動受限,年老體弱,易於將消極的情緒壓抑在內心,白我感覺不好,礙於面子。又不好直接表露內心的矛盾,常自覺或不自覺地以軀體不適的癥狀表現出來,如失眠、頭痛、胃腸不適、易疲倦等。

近年來許多的研究表明,老年人如果存在個性問題.那麼離退休後就很難於重新適應社會的變化,而適應不良的後果又會使老年人自己主觀感到生活處處不滿意和內心充滿失落感,從而對生活失去興趣,且易於催患各種心身疾病,所以老年人要註意自身性格的不斷完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具有上述性格改變,仍有很多老年人具有良好個性,他們情緒穩定,樂觀求實,責任心強,有思想.有主見,堅忍忍不拔,百折不饒.既相信自己又信任別人,熱情待人,助人為樂。而老年人一旦具有上述的成熟型人格,則不僅可以提高生存質a,而且還能求得自我發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