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7日星期一

缺鐵性貧血病因和表現及飲食指導

Speed Dating,Matching,極速約會-缺鐵性貧血病因和表現及飲食指導

缺鐵性貧血病因和表現及飲食指導


在老年人中貧血的發生率是很高的,尤其我國居民的飲食結構中鐵和蛋白質的不足而植物性食物攝入較多,是貧血發生的重要原因。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液在單位體積中的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和紅細胞壓積低於正常最低值,以血紅蛋白濃度較為重要。在我國以血紅蛋白測定值,成年男性低於120g / L ,成年女性低於110g/L,妊娠婦女低於100g/L,其紅細胞壓積最低值分別為40.0%、35.0%和30.0%, 均可診斷為貧血。
貧血常常是一個癥狀,而不是一個獨立性疾病,各系統疾病均可引起貧血,如慢性腎病、慢性肝病、感染、惡性腫瘤、失血等:由於人體膳食中營養素供給不足也可導致貧血,臨床上以鐵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引起的貧血較為常見。
缺鐵性貧血是體內用來合成血紅蛋白的貯存鐵缺乏,使血紅素合成量減少而形成的一種小細胞低血色素性貧血。它是一種全球性疾病,各國各民族均有發生。

缺鐵性貧血病因和表現

人體內鐵65 %組成血紅蛋白,5 %左右分佈於肌紅蛋白、細胞色素及各種酶中,約30%以鐵蛋白和含鐵血黃素的形式儲存於肝、脾、骨髓等網狀內皮系統中。體內鐵代謝處於動態平衡中。每天排出的鐵量從攝入的食物中得以補充。

造成體內鐵不足的原因有:(1)機體鐵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膳食中鐵含量低及吸收率差,或由於食物相互作用抑制鐵的吸收以及由於機體患有胃腸疾病而影響鐵吸收,從而造成體內鐵缺乏。(2)老人在急性腹瀉、慢性消化道出血、痔瘡出血時可使鐵丟失增加,患有腎病綜合征時由於運鐵蛋白自尿漏出,可引起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以小兒(6個月-2 歲)、哺乳期及妊娠婦女、老年人多見,其臨床表現隨病情輕重而異。病人常表現為乏力、頭暈、註意力不集中、心慌氣短等癥狀。常見消化系統癥狀有:食欲低下,體重減輕,可有異食癖,愛吃泥土、粉筆等,大便隱血陽性,胃酸可減低,嚴重腹瀉伴多種營養缺乏癥,萎縮性舌炎、胃炎等。病人皮膚幹燥、角化甚至萎縮,可見指(趾)甲無光、扁平、反甲等。較嚴重的貧血,血紅蛋白在70g / L 以下時,可有心律加快,心臟擴大及收縮期雜音,肝脾腫大。此外,還可有免疫指標——淋巴細胞轉化率、中性粒細胞殺菌力降低等改變。貧血可導致機體組織缺氧,表現出活動後心慌氣短、無力:易發生感染,這與缺鐵導致細胞免疫力功能損害有關。

中老年人缺鐵性貧血的飲食指導

1、增加機體鐵的攝入。老人應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保證每天鐵攝入達到供給量標準以上,如動物性食品中,畜禽類的肝臟、豬、牛、羊腎臟、驢肉、魚翅、蛤蜊 、海哲、河螃蟹、蛋黃等,鐵含量較高;在植物性食品中鐵含量較高的有:豆類、小米、糯米、芝麻、黑木耳、海帶、紫菜、香菇、芹菜、幹棗、葵花籽等。另一方面,要保證機體對鐵的吸收,增加血紅素鐵、蛋白質、“肉因子”及維生素C 的攝入量,每日膳食中應保證畜、禽、魚肉類的數量在200 克左右,維生素C 在100 毫克以上。也可采用鐵乳或餅幹等強化食品,但要註意鐵含量,以免鐵的食入量過高而引起鐵中毒。

2、供給高蛋白飲食。高蛋白飲食一方面可以促進鐵吸收,另一方面也是人體合成血紅蛋白所必需的物質。

3、保證充足的維生素、無機鹽與微量元素的供給。充足的各種維生素供給對缺鐵性貧血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維生素C 可促進鐵吸收;維生素E 缺乏時,紅細胞膜上脂質易氧化,尤其在服用較大劑量鐵劑治療缺鐵性貧血時,更易產生脂質氧化,影響療效。此外,有學者認為維生素Bl 、B2 不足,與缺鐵性貧血的發生有關。微量元素銅是人體內黃縹吟氧化酶等酶的重要成分,這些酶與人體內縹吟化合物的代謝及鐵代謝有密切關系,能催化肝臟中的鐵蛋白釋放鐵,使血漿中的二價鐵氧化成三價鐵,加速鐵與p .球蛋白結合,運送鐵以供組織利用。從而影響缺鐵性貧血的發生。因此,膳食中應保證足夠的各種維生素,以及適當的無機鹽與微量元素的供給。

4、加強營養與疾病知識學習,糾正不良飲食習慣。老年人應註意學習科學的合理營養知識,自覺采取正確飲食,改變偏食、素食等習慣,多補充富含鐵及營養素的食物。

5、采取口服或靜脈註射的方式補充鐵制劑。如果老年人己在醫院診斷出貧血,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常用的藥物有:口服鐵劑常用的有① 硫酸亞鐵片或溶液,硫酸亞鐵含元素鐵20 % ;② 富馬酸鐵,含鐵元素33%。口服鐵劑按元素鐵每天每千克體重3—6毫克計算,分次,餐間服用為宜。③ 10%構椽酸鐵按為三價鐵,劑量為每天每千克體重l—2毫克。鐵劑宜與維生素C 同服以增加鐵吸收。總療程2—3個月,即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後,再繼續服用l—2個月以增加鐵儲存。靜註鐵劑有右旋糖醉鐵,含糖氧化鐵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