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6日星期三

尋訪古格王朝遺址 探秘西藏幹屍洞_11111111111111111114



尋訪古格王朝遺址 探秘西藏幹屍洞


















尋訪古格王朝遺址 探秘西藏幹屍洞





  阿裡南線上紮達土林是一處亮點,來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起古格王國。古格王國遺址是一座高原古城,位於阿裡札達肥札不讓區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曾經有過七百年燦爛的文明史的古格王朝,它的消逝至今仍是個謎。 距離古格遺址不遠處的幹屍洞將是解開這個謎底最後的線索。

  03年我去過一次幹屍洞,那時洞口還沒用鐵柵欄阻斷,隻是自己進洞口需要一些小小攀巖技巧,或者有人推一把你。隨著遊客增多,幹屍洞最終關上瞭大門,再沒有人去打擾那些幽怨的魂靈。古格王朝在風雨中漸漸風化,關於王朝的更迭並不會停止,關於人間的殺戮也不曾消停。為瞭領土,種族,宗教,人類在屠殺中尋找文明的方向,在血風腥雨中繁衍。和平隻是欲望的袈裟,當狂風卷起,世界便風聲鶴唳。

  古格王國遺址 。

  門票收費站設立在大路上,我想不買門票看一眼古格遺址都不行,如果不是掛靠旅遊局的車子,連司機都要買票。西藏的旅遊發展真快,一天一個價,目前門票200元(聯票),有人算過如果看遍西藏每個景點,需要花費多大的開銷啊。光拉薩幾個大寺廟收費就得上千,讓我再念誦一遍六字真言吧,佛主是讓你們來幫助我們的,還是來讓你們來謀取錢財的啊。當各位大師四處演講出書的當下,信仰都變得功利。輕輕捏起一撮古格的黃土,放在掌心,看風將它揚起,走吧,化作一陣清風,我自逍遙。

  能不羨慕當時古格王國的先民,他們的傢鄉,曾經多麼美麗,連綿雪山,藍天白雲,歌聲悠揚,如果世界沒有殺戮,我們的微笑將發自內心。

  住宅。

  懸崖上的房屋。

  古格王國的政治中心王宮,僅有一條地道直通山頂,王宮另有取水暗道。在冷兵器時代,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城堡之一。

  古格王國都城遺址內保存完整、並有完好壁畫的殿堂建築有5座,分別是紅殿、白殿、度母殿、大威德殿、壇城殿。其中,紅殿、白殿、度母殿和大威德殿比較集中地分佈於遺址山下,壇城殿則位於山體的頂部。古格王國都城遺址建築在彩繪、泥塑、雕塑藝術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價值,是古格王國時期遺留下來的完整作品,也是古格建築及藝術的代表。

  香孜古城,曾經是古格王國的糧倉。

  東嘎皮央遺址位於紮達40公裡處,綿延2公裡,分為東嘎皮央建築遺址和石窟群,東嘎皮央遺址,建於公元10世紀左右,是當年古格王國興建的八大寺院之一,曾是古格王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那裡的石窟壁畫遺址,是中國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遺址。

  這幾幅都是關於壇城的壁畫,在洞窟頂部。

  壁畫大致上劃分為10類題材,即佛像、菩薩像、各類女尊像、高僧祖師像、護法神力士向、供養人像、佛法故事、說法圖、禮佛圖、密教曼荼羅、各種裝飾圖案紋樣。

  東噶皮央我是05年去的,當時去的人特別少,路也難走,要在村裡的藏民傢過夜,這些圖片當時用尼康的卡片機所拍,因為洞穴管線暗,拍的質量很差,當時用的還是膠片機,更不可能記錄壁畫,除非文物局允許我帶三腳架。

  飛天的浪漫圖案。

  黃昏的紮達土林。

  土林的高臺如刀削一般

  塔林的對面就是紮達縣城

  落日

  黃昏的象泉河

  紮達的夜

  路上遇到的藏原羚

  犛牛群

  托林寺坐落於中國西南部西藏自治區阿裡地區紮達縣城西北的象泉河畔,始建於北宋時期,是古格王國(公元10~17世紀)在阿裡地區建造的第一座佛寺。

  托林寺的建築佈局呈帶形,包括殿堂、僧舍和塔林三部分,主要建築有迦薩殿、白殿(尼姑殿)、佛塔、羅漢殿、彌勒佛殿、護法殿、集會殿(祖拉康殿)、色康殿、阿底峽傳經殿以及轉經房、拉讓、僧舍等

  托林寺的壁畫,用手機拍得

  轉經輪的內的經書

  本文來源:網易博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