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4日星期一

愛丁堡"鬼文化"別具一格 鬧鬼地方房價更高

愛丁堡"鬼文化"別具一格 鬧鬼地方房價更高

愛丁堡"鬼文化"別具一格 鬧鬼地方房價更高


  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鬼故事是其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濃霧籠罩的街景加上神秘的民間傳說,使愛丁堡的“鬼文化”別具一格。不少由城堡改建的旅館都標榜自己是正宗的“鬧鬼之地”。如果嫌住鬧鬼旅館不夠過癮的話,還可參加愛丁堡舉辦的“撞鬼之旅”。

詭異氣氛造就《哈利·波特》

  愛丁堡是一個目睹過很多血雨腥風的城市。1093年蘇格蘭的瑪格麗特女王就死於此地。愛丁堡城堡內的軍事監獄,曾囚禁過拿破侖的士兵,如今墻上仍留有法國軍人抓撓的痕跡。此外,中世紀發生在當地的冤獄故事更是數不勝數。這些歷史被民間藝人披上神秘色彩,更被今天的導遊們添油加醋編成“鬼故事”。

  在愛丁堡市區,記者看到許多被稱為“Close”的狹窄小巷。以前為瞭方便居民上山聽神父佈道,愛丁堡人修建瞭許多通往山上的小巷,從而變成瞭現在的 “Close”。如今,這些古巷看起來有點鬼氣陰森。小說《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在愛丁堡居住期間,最喜歡流連於這些古舊街道之間,並從中獲取瞭許多鬼怪故事的靈感。愛丁堡的這種獨特氣質也體現在其他文學創作中。一手塑造瞭神探福爾摩斯的作傢柯南道爾、《化身博士》的作者史蒂文森都是愛丁堡人。在新城的夏洛特廣場,至今還立著《福爾摩斯探案集》中的人物雕像。

上一張

  “鬼的旅程”在深夜展開

  愛丁堡和俄羅斯的莫斯科緯度基本相同。高緯度給當地帶來的唯一不便就是冬天太陽落山過早,下午3點半天就完全黑瞭。記者是10月去的,到瞭晚上七八點鐘,街上行人稀少,店鋪打烊,燈光也顯得幽幽暗暗。

  當行人漸漸稀少,天色黑透的時候,街道上出現瞭一些身著古代黑長袍的人。他們三三兩兩默默地向記者所在的皇傢大道走來。皇傢大道兩端是蘇格蘭以往重要的皇傢居所,道路隨山勢高低起伏。這些黑袍人走過紀念碑,沖我們招手示意。他們就是專門帶遊客在夜色中觀光的特種導遊。而這次的旅遊主題就是:鬼的旅程。

  我們首先參觀的是女巫法場。愛丁堡有很多處決女巫的標志,以前要定奪一個人是不是女巫,法官會將其帶到愛丁堡城北的湖邊,然後推下水去。如果疑犯一直沉到水底淹死,就證明她是無辜的;如果沉不下去,就一致裁定她是女巫,然後用火將其燒死。黑袍導遊一邊講解,一邊示意記者看當年留下來的黑炭堆痕跡。

  離開法場,我們鉆進一處地窖。導遊小聲地告訴記者,這裡曾是一處停屍房。在17世紀到18世紀黑死病肆虐歐洲時,愛丁堡死瞭很多人。為瞭控制病情,當局把病人全部集中在舊城區,不給他們食物和水,令其自生自滅。從此這裡“冤魂不散”。不少人宣稱在此看見過“幽靈”。地窖在蠟燭的映照下顯得鬼影重重,黑袍導遊偶爾還會使用口技發出一些“超自然”的聲音嚇唬遊客。

鬧鬼的地方房價高

  在愛丁堡,通常鬼鬧得越兇的房間房價越高,而且常常被客人提前預訂,生意很火。每年5月,愛丁堡還會舉辦“瑪麗王鬼節”。屆時世界各地的巫師、神婆都會聚集於此,交流通靈的經驗。為什麼愛丁堡會如此盛行鬼文化?一位英國學者解釋說,除瞭歷史原因,這與英國的島國地理也多少有關。英國國土窄小,人的生存餘地有限,所謂“出遠門兒”,其實走不瞭多遠就到瞭海邊。英國人對鬼怪的遐想正是對有限空間的逃避,這一現象同樣也反映在日本人身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