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星期三

行走南方六大古鎮 感受沉淀千年的古樸氣息_4



行走南方六大古鎮 感受沉淀千年的古樸氣息


















行走南方六大古鎮 感受沉淀千年的古樸氣息





  史建於1086年的周莊,鎮為澤國,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全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簷,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傢 。

  周莊於2003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中國最有名的水鄉之一。周莊八景有全福曉鐘,指歸春望,周莊永慶庵,蜆江漁唱,南湖秋月,莊田落雁,東莊積雪等。

  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歷史文化的古鎮。早在就是吳、越兩國的相交之地,故有“越角人傢”之稱。

  西塘與其它水鄉古鎮最大的不同在於,古鎮中的街道都有廊棚,總長近千米。

  同裡隸屬江蘇省吳江市,自宋代建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鎮區內始建於明清兩代的花園、寺觀、宅第和名人故居有數百處。

  “川”字形的15條小河將小鎮分隔成七個小島,而49座又將其連成一體,歷來以“小橋、流水、人傢”著稱,具有濃厚的自然和人文氣息。

  南潯在明清時代就是一個典型的水鄉名鎮和旅遊勝地。明萬歷年至清代中葉,鎮上的巨富豪紳,幾乎都靠經營蠶絲業發跡,俗稱“四象”、“八牛”、“七十二隻金黃狗”。

  民間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之說。南潯歷史上園林眾多,自南宋至清代鎮上大小園林達27處。以一鎮之地,而擁有五園,實江南所僅見。

  烏鎮地處北端,西臨市,北接蘇州吳江市,是四大名鎮之一,是個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的古鎮,曾名和青墩。

  烏鎮是典型的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1999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

  甪直(與“鹿直”同音),古名甫裡,是太湖流域保存完好的水鄉古鎮,鎮外湖、蕩、潭、池星羅棋佈,是典型的江南水鄉。

  甪直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名勝古跡眾多。吳越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建宮於南,吳王夫差建梧桐園於北。《甫裡志》中記載道:“闔閭浦,即闔閭離宮也,在甫裡西南”。

  朱傢角鎮位於青浦區中南部,緊靠。朱傢角自成繁華市鎮後,文儒薈萃、人才輩出。其中有清代學者、禦醫陳蓮舫、小說傢、報業巨子席裕福、畫僧語石等,留下瞭豐富的文化遺產。

  朱傢角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素有“江南明珠”之稱,1991年,被列為上海四大名鎮之一。鎮區36座,古樸典雅,9條長街臨水而建,民居宅地依水而建,一式明清建築,古風猶存。

  木瀆古鎮位於蘇州西郊靈巖山麓,依山而築,傍水而居,有“吳中第一鎮”之稱。景區名列太湖風景區十三個景區之首。木瀆更是江南唯一的中國園林古鎮。

  明清時有私傢園林30多處,其中虹飲山房是乾隆民間行宮,內有二十道清代聖旨,彌足珍貴。其幽雅的園林環境,膾炙人口的歷史傳說,為現代都市人提供瞭一個陶冶情操的旅遊休閑的好去處。

  光福鎮是江蘇歷史文化名鎮,它是一座嵌入太湖的半島。光福的名勝古跡星羅棋佈,人文資源又十分豐富。光福山水如畫,花果遍地,古詩譽之為“湖光山色,洞天福地”。

  南朝梁大同年間九真太守舍宅為寺,取其“光福”兩字,故名。悠久的人文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沉積,為這裡增添瞭迷人的典故和神秘的傳說。

  安昌是紹興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是第一批公佈的名鎮。始建於北宋時期,後因戰亂,多次焚毀,又於明清時期重建,其傳承瞭典型的特色,一依帶水,古樸典雅。

  安昌特產安昌臘腸、扯白糖遠近聞名,具有水鄉風情的水上婚禮也是別具特色,最有特色的是安昌的小橋。每年的臘月風情節吸引瞭大量遊人。

  人傑地靈鳳凰

  提起沈從文,我們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他的代表作《邊城》。想起《邊城》,人們似乎又會自然而然地想到翠翠,想到那座依山傍水的小鎮。這個小鎮就在鳳凰古城,這座據說可能是中國最美麗的小城。

  南華山襯著古老的城樓、飛架於烏巢河深谷的石橋、水邊修建的小木屋等等。寧靜而悠遠的古鎮,樸實曠達的民風,充滿著民族特色的建築物,鳳凰古城不大,鳳凰縣也不大,但是這個地方很適合一個人出遊,很適合一個人發呆。隻要來過這裡,那份觸動會一直縈繞在心裡。因為在這裡,你會重新認識自己。地因人傳,人傑而地靈。文學巨匠沈從文的《邊城》,將他魂夢牽涉的故土描繪得如詩如畫,如夢如歌,蕩氣回腸,也將這座靜默深沉的小城推向瞭全世界。

  



神州水鄉甪直

  江蘇省蘇州市甪直鎮作為神州水鄉古鎮的佼佼者,的確名不虛傳,它具有2500年的文明歷史。特別是古老文化,名勝古跡、古橋、古街、古民宅以及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銀杏樹令人贊嘆不已。

  當人們進入古鎮,就會感悟到一種舒適感,一種甪直古鎮特有的新奇感。鎮上河水清清,環境幽雅,名勝古跡星羅棋佈,歷史景觀,鴨沼清風、分署清泉、吳淞雪浪、海芷鐘聲、浮圖夕照、漁蓮燈阜、西匯曉市等被先人們概括的“莆裡八景”雖然歷經歷史的磨難,大部分已經被拆除,但仍能找出它們當年的恢宏的風彩。

  建於公元503年的甪直保聖寺內有唐代著名雕塑傢楊惠之所塑的九尊泥塑羅漢,雖歷經千年蒼桑,卻仍然保存完好。郭沫若先生看後講“保聖寺的羅漢塑像,筋骨見胸,脈絡在手,盡管受著宗教題材的束縛,而現實感卻以無限的迫力向人逼來,使人不能不感到一種崇高的美”。

  山青水秀陽朔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所謂陽朔山水,是指北起楊堤,南抵陽朔,漓江兩岸綿延約百裡的山光水色。陽朔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唐詩中一句說得好:“城廓並無二裡大,人傢都在萬山中”。山擁江城,像一朵盛放的蓮花。

  陽朔屬地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境內有奇特的山峰2萬多座,大小河流16條,自然景點110多處,總稱:“山青、水秀、峰奇、洞巧”,為天下四絕。其中漓江流經陽朔縣境56公裡,兩岸奇峰林立、岸邊翠竹叢叢,奇峰和翠竹倒影在澄碧江面上,形成一幅絕妙的山水畫長卷。更有田園風光如詩如畫、豐富的文化遺產、古建築、古橋梁、名人紀念地、摩崖石刻點綴於山水之間,為山光水色又添神奇色彩。

  碧波搖影南潯

  “碧波搖影尋舊夢,青樓遊客追新潮”的浙江南潯。而南潯,這個舊時的潯溪村,經瞭歷史的琢磨,終也灼灼,綻放於世人眼前。南潯鎮是獨具魅力的旅遊勝地。南潯鎮名勝古跡眾多,與自然風光和諧統一,既充滿著濃鬱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靈氣,又洋溢著江南水鄉詩畫一般的神韻,而歐陸情調與江南古風的意外並處、相得益彰,使古鎮魅力更加引人入勝。

  但凡在歷史的刁難中依然錚錚不息的一方水土,必是曾養育瞭無數才人之地。南潯舊歷中“九裡三閣老十裡兩尚書”的說法也恰印證瞭這一點。那些描摩進長卷的江南風骨,妙筆生花的橋前明月,樹下春水,幾乎集合瞭南潯作為一個水鄉江南古鎮的所有特色,也是所有去南潯旅遊的人的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區域內還有橋鎮之鄉雙林鎮、湖筆之都善璉鎮、燈謎之鄉菱湖鎮、名漾故裡和孚鎮、船拳之鄉練市鎮、塔地遺址千金鎮、道教勝地石淙鎮,形成瞭江南少有的古鎮群。

  清麗古樸同裡

  同裡古鎮隸屬江蘇省吳江市,位於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四面臨水,八湖環抱。同裡古鎮風景優美,建築依水而立,以“小橋流水人傢”著稱,是目前江蘇省保存最為完整的水鄉古鎮,已列為太湖十三大景區之一。

  清麗古樸的同裡小鎮,水田肥沃,物豐富庶,人傑地靈,素有“東方小威尼斯”之譽。同裡的特點在於明清建築多,水鄉小橋多,名人志士多。鎮內有明清兩代園宅38處,寺觀祠宇47座,有士紳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數百處之多。古鎮原有“前八景”、“後八景”、“續四景”等二十多處自然景觀,今尚存“東溪望月”、“南市曉煙”、“北山春眺”、“水村漁笛”、“長山嵐翠”諸景。

  同裡具有悠久的造園歷史。同裡的園林,在一個小鎮上創造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居住環境,標志著相當高度的居住文明,通過空間的滲透與建築的層次變化,借以造成極其豐富深遠的流動視覺,達到移步換景的視覺效果。

  靜謐古鎮西塘

  西塘歷史悠久,人文資源豐富,自然風景優美,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由於當初西塘的通行以水路為主,外來騷擾較少,故能使西塘較完美地將古鎮保留至今,使得祖先的遺產能延續下去。

  西塘與其它水鄉古鎮最大的不同在於古鎮中臨河的街道都有廊棚,總長近千米,就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這裡的一切都如此樸素,沒有周莊的繁華,沒有南潯的富甲之態,也沒有濃厚的商業氛圍,更令留宿旅者陶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