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6日星期四

國平:政治生態靠什麼實現山清水秀



國平:政治生態靠什麼實現山清水秀


















國平:政治生態靠什麼實現山清水秀






  今年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先後參加江西代表團和吉林代表團審議時,都談到瞭“政治生態”問題:“要著力凈化政治生態,營造廉潔從政良好環境”“政治生態污濁,從政環境就惡劣;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就優良。”  這並不是總書記首次強調政治生態問題。從公開報道看,去年七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就強調: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此後在多個重要場合都有闡述。這表明,凈化政治生態已經成為管黨治黨的一個重大目標,清明的政治生態是治國理政必須的健康環境。  這兩年,正風反腐之下,不少幹部的違紀問題受到查處,一些老虎蒼蠅狐貍被抓。其中一個突出現象是,有的地方歪風邪氣泛濫,有的地方呈現塌方式腐敗。這說明,這些地方的政治生態出瞭問題。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下,想當好幹部不容易,想變壞很容易。誠然,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有出淤泥而不染者,個人的黨性修養與境界覺悟使其不受環境影響。但必須正視,即使這樣的高潔之士,身處這樣的政治生態,也會感到生存環境惡劣,為官從政幹事步履維艱。與此同時,人是容易受環境影響的。一些隨波逐流、信念不堅定者,便對歪門邪道、歪風邪氣趨之若鶩。任由這種生態惡化下去,結果便是壞幹部當道,好幹部嘆氣,“劣幣驅逐良幣”。如此環境之下,黨和國傢的事業怎能發展?人民的利益怎能得到維護?  這兩年,從“鐵八條”反“四風”,到老虎蒼蠅一起打,如此強力正風反腐,目的也就是為瞭重構政治生態。反腐不搞特區、禁區、盲區,不允許有什麼“鐵帽子王”存在,搞歪風邪氣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如此高壓態勢之下,一些行為不端、搞權錢交易的人受到震懾和查處,使黨風政風為之一清、黨心民心為之一振,使政治生態明顯好轉。政治生態的重構與凈化,已經處於關鍵階段。光明前進一分,黑暗就後退一分。當此之際,就是要不斷鞏固凈化政治生態成果,把歪風邪氣的勢徹底打下去,使清風正氣的勢不可逆地漲起來。  在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這一生動形象的類比,道出的也正是重構政治生態的實質。政治生態不僅要治標,下大氣力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更要治本,註重源頭治污,著手建立一套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自我凈化系統。這套系統,從十八大就開始著手建立。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所說,“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主要是在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還沒有取得壓倒性勝利”。可以說,這套自我凈化系統的建立也正處於關鍵階段,這套系統正是政治生態山清水秀的運行機制,讓這套系統良好運行並發揮作用,我們隻能贏不能輸。  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強調“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最終都是要作用到思想和靈魂深處,制度才會真正實現生命力的生長,思想建黨的目標也才會實現。面對腐敗,在思想靈魂深處如何產生“不敢”的反應?如何激發“不能”的自覺?如何形成“不想”的素養?在思想和行動中回答瞭這個課題,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就會良性構建。另一方面,面對政治生態,不能成為無動於衷的看客和哀聲嘆氣的怨懟者。每一個幹部都不斷向好的方向自我改變,政治生態就會加速向好。當山清水秀成為政治生態的常態,整體從政環境就會清朗起來,各級幹部乃至全黨全國,都將從好的政治生態中受益。(國平)(原標題:國平:政治生態靠什麼實現山清水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