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4日星期二

演員陳道明-中國電影院充斥著不少爛片-陳道明-爛片



演員陳道明:中國電影院充斥著不少爛片|陳道明|爛片


















演員陳道明:中國電影院充斥著不少爛片|陳道明|爛片






  據新華社電 “現在大傢都在熱議經濟發展的問題,但我很想談談文化領域的問題,我認為文化的問題應該和經濟的問題一樣受到重視。”全國政協委員、演員陳道明在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的間隙表示:“當下,不少電影人缺乏基本的文化自覺,是目前影響電影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他直言,中國電影業有著長足的進步,但同時在電影院裡充斥著不少爛片。  票房不是唯一標準  盡管2月份單月中國電影票房高達40.5億元,再度上演吸金神話,但陳道明認為:“就像GDP不是衡量一個國傢發展水平的唯一標準一樣,票房也不是衡量一個國傢電影水平的唯一標準。”  講到文藝作品“有高原沒高峰”的問題,陳道明用瞭4個字概括:“一言難盡。”  他直言,中國電影業有著長足的進步,但同時在電影院裡充斥著不少爛片。“如果說歐洲電影是在探討哲學問題,探討觀眾能夠接受的上限,美國電影在探討社會和人性,那中國不少影片是在探底線。”  “我們的觀眾不是受虐狂,明知道是爛片還要看,主要原因還是好的片子不多。”陳道明說,“一方面,有些影片一開始把關不嚴,播出後又叫停又修改的,造成很大被動。另一方面,不少電影人缺乏文化自覺,仿佛已經習慣瞭相關部門的審片制度,自身沒有底線。”  三大平臺存在問題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文化發展成果”,“提供更多優秀文藝作品”。  陳道明表示:“就中國電影而言,目前支持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三大平臺都存在一定問題,需要解決。”  他一一分析:編劇作為創作作品的第一個平臺,自身一定要有文化,要有基本的價值判斷;演員作為第二個平臺也應該有文化自覺,現今的狀態是沒有文化也能生存,好在他們隻是在執行文化的層面;最重要的是,輸出平臺要有大文化的視野,電視臺的總編室、收片組要本著為受眾負責的態度,把好影視作品的輸出關。  缺少好的文藝評論  在他看來,不少媒體對於影片和明星過於娛樂化的宣傳正在稀釋文藝評論的含金量。  “現在缺少好的文藝評論。”陳道明表示,很多網站、報紙、電視等媒體上的評論太過娛樂化,缺乏對真正主流文化的引領,他這次帶來的提案就是關於主流文化產業應設立專門基金。(原標題:中國電影院充斥著不少爛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