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0日星期一

廣東環保廳去年受理5千多投訴 僅兩人負責處理-環保投訴-霧霾-噪音污染



廣東環保廳去年受理5千多投訴 僅兩人負責處理|環保投訴|霧霾|噪音污染


















廣東環保廳去年受理5千多投訴 僅兩人負責處理|環保投訴|霧霾|噪音污染






  南都訊 記者程思煒 在今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新環保法和新環保部長的鼓勵下,近日,全國各地出現環保熱線12369火熱的現象,多個城市3月投訴量驟增,也包括廣東的廣州、惠州等城市。省環保廳介紹,從2009年開通網絡渠道以來,環保投訴一直呈上升趨勢,去年省環保廳共受理案件5000多件。  也有網友吐槽,噪聲、垃圾等問題投訴到環保部門,對方回復不歸自己管,是不是“踢皮球”?對此,省環保廳信訪工作負責人解釋,實際上環保工作涉及公安、城管、交通、住建等多個部門,例如噪聲問題就分很多種,隻有工礦企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噪聲才歸環保部門管。  大氣、噪聲、第三產業油煙投訴居首  對於近日全國各地環保熱線火熱的現象,該負責人表示,3月以來省環保廳收到的投訴沒有明顯增長。但從2009年開通網上信訪大廳以來,環保投訴一直呈增長趨勢,從2009年省環保廳受理1000多件案件,到去年受理5000多件。其中,明顯的趨勢是網上信訪越來越多,現在達到八成。  據悉,省環保廳目前並無專職的信訪辦,主要由辦公室兩名工作人員負責,一人負責接聽電話、處理信件,一人負責網絡信訪。各地市環保部門的信訪辦則設在環境監察部門。省環保廳開有專門的信訪電話87539994。  該負責人介紹,從地區分佈看,投訴集中在珠三角地區,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市投訴量較大。投訴最多是大氣、噪聲、第三產業油煙的問題,涉及大氣的投訴占總投訴量的50%以上,涉及噪聲的約占40%。  “廣場舞噪聲不歸我們管”  “這個不歸我們管”,不少市民稱投訴環保問題經常碰到對方這樣回答,是不是環保部門“踢皮球”?省環保廳信訪工作負責人日前解釋,由於公眾對環保部門的職能不夠瞭解,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噪聲、垃圾問題。  他介紹,按照《噪聲污染防治法》規定,噪聲問題分為不同類別,其中隻有工礦企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噪聲才歸環保部門管。社會生活噪聲,例如廣場舞、養殖禽畜等導致的噪聲問題,歸城管和公安管。由於經營、招攬生意產生的噪聲,由公安處理。交通運輸噪聲問題則屬於交通運輸部門和公安的職能范圍。  部門職能交叉比較多的還有垃圾問題。由於垃圾沒有及時收運而產生臭氣,這一類問題歸環衛或者城管部門處理。垃圾處理設施的日常運行管理中,由於“跑冒滴漏”而產生臭氣影響,由作為主管部門的住建部門來處理。而環保部門作為垃圾處理設施日常排污的監管部門,如果出現企業違法排污,就由環保部門來查處。  律師說法  環保部門指引投訴要一步到位  廣東三環匯華律師事務所律師程躍華發現廣州麓湖農藥氣味過濃,便撥打12369熱線向廣州市環保局投訴。廣州市環保局將案件轉交給越秀區環保局,但過瞭四五天也沒回復。程躍華又向省環保廳反映,第二天越秀區環保局打來電話稱“該問題是由農業部門來管理”。  “環保信訪工作人員不夠專業、響應不及時。尤其是投訴問題不屬於該部門管理時,反饋非常不及時。”程躍華認為,工作人員可以一步到位地指引公眾去合適的部門投訴。  鏈接  開通微信舉報平臺 廣東尚無計劃  環保部12369熱線已開通微信舉報平臺,3月以來在哈爾濱等多個試點城市進行試運行。公眾可以通過文字、語音、圖片等形式舉報環境污染問題。廣東省合盛律師事務所律師姚忠平認為,手機隨時拍圖舉報可以留下證據。但省環保廳表示,廣東目前還沒有開通微信舉報平臺的計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