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4日星期二

韓近6萬噸廢物偷運至中國 多數已煉成鋼材-進口廢料



韓近6萬噸廢物偷運至中國 多數已煉成鋼材|進口廢料


















韓近6萬噸廢物偷運至中國 多數已煉成鋼材|進口廢料






  高爐灰和高爐渣等固體廢物,國傢禁止進口。但有一夥人從韓國走私此類廢物,為逃避海關監管謊報是“鐵礦砂(粉)”。昨天,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當庭未宣判。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此案共有11個被告,近6萬噸固體廢物,大部分已流入市場。據介紹,這是2014年全國海關緝私十大典型案例之一,也是江蘇查處量最大的走私廢物案。  通訊員 王萍 孫彩萍  現代快報記者 林清智  公訴機關指控,經人介紹,韓國供應商(中文簡稱“泰山公司”)提供高爐灰和高爐渣等工業廢料,何某(女)尋找國內買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他們逃避海關監管,將上述固體廢物偽報成“鐵礦砂(粉)”,以一般貿易方式向泰州、江陰、鎮江、日照海關申報進口固體廢物59753.8噸。相關人員因走私先後獲取傭金合計101萬元。  “這些廢料,有很高的鐵含量,在處理過程中,可以跟其他礦配合起來綜合利用。”庭審中,被告人何某稱,“因為有需要,所以才介紹這些貨物進來。” 何某稱,這些固體廢物均來自韓國知名的兩大制鐵企業,含鐵量高的每噸賣72美元左右,含鐵量低的是60多美元每噸。這些貨物的外表看上去跟正常貨物(鐵礦砂)沒有特別大的區別。  鎮江海關緝私分局法制科科長方鳴華告訴記者,此案是2014年海關總署“綠籬”行動中,鎮江海關破獲的,這些貨物“跟平常的鐵礦砂不同,發黏,發臭,有異味”。  方鳴華表示,除瞭查獲的1.2萬噸貨物,其餘都已流入市場。“以鐵礦砂的名義低價銷售給一些小鋼廠,煉成鋼材後進入市場,這種鋼鐵的質量比較差。”  據悉,這種廢料含有一定鐵元素,但嚴重危害環境。鎮江市環保局固體廢物管理中心主任顧曉明也表示,高爐灰和高爐渣成分很復雜,燒結的表面會黏結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國傢明令禁止進口。(原標題:近6萬噸廢物偷運到中國多數已煉成鋼材流入市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