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9日星期一

浙江海寧河中大量死魚 疑為太陽能光伏產業污染



浙江海寧河中大量死魚 疑為太陽能光伏產業污染


















浙江海寧河中大量死魚 疑為太陽能光伏產業污染




  2011年9月18日,浙江海寧,晶科公司後墻外小河邊的排污管,隱藏在草叢中,還有少量污水排出。任玉明/東方IC


  財新《新世紀》記者 於達維


  發生在浙江海寧的晶科能源事件,折射出太陽能光伏這一清潔能源產業的污染問題


  作為一種新能源的代表,太陽能產業總是以其光鮮、清潔的外表示人。但如果有人深入太陽能光伏電池的生產現場,可能發現另一番景象。


  最近發生的一起聚眾事件,使得太陽能光伏產業的污染問題在世人面前曝光。在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紅曉村,當河水中出現大量死魚之後,數百名居民將矛頭指向村裡惟一一傢光伏企業——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下稱浙江晶科)。


  浙江晶科隸屬於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紐交所代碼:JKS,下稱晶科能源),後者2010年5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晶科能源的IPO掛牌價格為每股11美元,高峰時超過35美元。在美債危機的背景下,晶科能源的股票價格最近這段時間一路下行。9月15日紅曉村聚眾事件以來的短短五個交易日內,每股價格更是從10美元跌至不到6美元。


  起傢於江西上饒的晶科能源,堪稱清潔能源領域的佼佼者之一。四個多月前,它還被德國清潔技術研究所稱為“2011清潔技術驅動者”。它在環保領域的表現卻令人不敢恭維。根據環保部門在浙江晶科附近河道中的檢測,河水中氟化物含量超標10倍。


  此次晶科能源污染事件,不過是太陽能光伏產業污染的冰山一角。處在產業鏈上遊的多晶矽提煉行業,能耗和污染更加嚴重;而處在產業鏈下遊的電池組件產業,由於在制作環節大量使用氫氟酸,每天也會產生大量的含氟廢料。


  有業內人士對財新《新世紀》透露,在許多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企業附近的小河中,氟化物超標何止10倍,甚至有上百倍者。


  海寧聚眾事件


  距離海寧市區20公裡的袁花鎮,位於市區和尖山新區之間,這裡聚集著眾多涉足太陽能產業的公司。浙江晶科是其中惟一涉足光伏產業的公司,其他公司均從事太陽能熱水器生產。


  8月24日一場暴雨過後,當地的木架橋河浜中出現大量死魚。木架橋河是離浙江晶科最近的一條小河,雖然隻有不到10米寬,但江南水鄉水網密佈,這條河也和整個水系連通。


  一位村民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這裡原來有兩個村,一個是龍曉村,一個是聯紅村,後來合並為紅曉村,共有20多個村民組。今年6月,旁邊的漁民村發現前面的一條河裡死瞭魚,而那條河的河水是從木架橋河流過去的。“最早在6月14日,河裡死瞭好幾千斤的魚,他們不理不睬,環保局來瞭幾次,也沒個結果。剛死魚的時候,沒說超標,現在反而說超標10倍瞭。”


  實際上,早在今年4月,海寧市環保部門已經發現浙江晶科雨污分流不徹底,導致部分污水進入雨水管道,並於5月立案查處,但該企業至今沒有完成整改。


  與浙江晶科及當地政府部門多次交涉無果後,9月15日晚,紅曉村500餘名群眾聚集到該公司門前,就環境污染問題討要說法。此後兩天,又陸續有大批村民聚集。


  根據海寧公安局通報,9月15日、16日、17日晚,浙江晶科門前數百名群眾因浙江晶科環境污染聚集,部分人員用磚頭、石塊襲擊維護秩序的民警、保安,其中一些人員推翻停放在廠區和路邊的民用車8輛、警車4輛。目前有20人被刑事拘留或行政拘留。


  紅曉村一位村民稱,當時他們並無過激行為,是人群中的一些外地人往公司裡扔石頭,在外面放鞭炮,後來就發生沖突。這位村民還表示,警察並沒有抓這些鬧事的人,而是抓瞭村裡三個組的組長,這些組長和村民是去討說法的,不是去鬧事的。


  9月8日,紅曉村一位孫姓村民在網上發佈消息稱,8月底體檢結果顯示,村裡3300人,有6個白血病、31個癌癥患者。對此,海寧市衛生局9月19日回應稱,2009年至2011年,紅曉村惡性腫瘤發病人數分別為8人、4人和2人。目前,孫某已被當地公安機關拘留。


  財新《新世紀》記者采訪到的村民認為,發病人數可能沒有孫姓村民說的那麼多,但也沒有衛生局說的那麼少。一位村民說,有些隻是白細胞過低,但他知道的癌癥患者就有20多個。“去年光我們6組就死瞭三個,14組有一對老兩口在化療。是不是因為他們(指浙江晶科)的原因,我們不知道,反正是得癌瞭。老百姓擔心時間長瞭,這裡會成癌癥村。”


  紅曉村飽受污染,在袁花鎮已是路人皆知。一位村民說,他們平時出去賣菜,不敢說是紅曉村來的;以前村民用井水,現在井水不敢吃瞭,水稻也不敢吃瞭。還有一位村民說,袁花鎮中心小學距離浙江晶科很近,裡面很多學生都想轉學,“現在真是人心惶惶。”


  整改還是搬遷


  9月19日下午,晶科能源在浙江海寧召開新聞溝通會,就“與記者沖突”及“固體廢料處理不當”致歉。晶科能源董事會秘書景朝暉在會上稱,9月16日,浙江電視臺錢江頻道記者采訪晶科能源時,由於當值保安人員在未充分溝通情況下行為失當,導致錢江頻道記者的攝像器材毀損。


  景朝暉稱,晶科能源首席執行官在事發後已趕往電視臺致歉,涉案當事人已交由司法機關處置,並對公司相關負責人做瞭停職處理。他說,經初步核查,污染可能是因為公司含氟固體廢料堆放不當,致使該固體廢料被暴雨襲擊後經雨水管線排至附近小河。


  但他強調,這隻是可能,目前還沒有證據說明該公司含氟固體廢料堆放不當與村裡死魚有直接因果關系,需要環保部門的調查。正因為如此,該公司所“致歉”的內容,是“與記者沖突”及“固體廢料處理不當”,而不是污染。


  而海寧市環保此後公佈的調查結果中,認定瞭公司污染與村裡死魚的關聯,“晶科能源對在生產矽晶片過程中產生固體廢料處置不規范,暴雨後部分污染物沖入河道,造成水體氟化物超標嚴重,魚類大量死亡。”


  對於產生污染的原因,景朝暉說,8月20日,公司收到處理含氟固體廢料的合作夥伴的合同終止函。該合作夥伴過去每隔三四天就來收集一次廢料,在這之後不來瞭。固體廢料在倉庫裡放不下,隻好露天堆放。雖然采取瞭一些防水措施,但8月24日一場暴雨使得固體廢料經雨水管線排放至附近小河。


  含氟廢物的產生,來自制作電池片過程中的“制絨工藝”,就是將矽片浸入氫氟酸中,使得矽片的表面變得粗糙,減小矽片對陽光的反射,提高吸收率。完成這道工藝後,一般需要將酸液固化為固體廢物後,交由專門的固廢處置企業處理。


  在廢料無法處置的情況下,浙江晶科為何還繼續生產並引發污染?景朝暉稱,公司本以為可以很快找到新的合作夥伴,但8月26日才找到,結果8月24日就出事瞭。


  財新《新世紀》記者瞭解到,這傢公司每天產生的固體廢物有7噸到10噸,原本由杭州一傢企業負責處理。“雲南鎘污染事件”後,環保部開始強化危險廢物處置單位的資質要求,這傢企業中斷瞭與浙江晶科的合作。


  9月17日,浙江晶科已停產整頓,何時復產尚需環保設施整改之後才能確定。“早知道出這麼大的事,當時肯定不會繼續生產瞭。”景朝暉表示。


  對於晶科工廠為何不在專門的工業區,而是居民區附近選址的問題,景朝暉說,太陽能行業是低污染行業,且其環保設施能夠滿足生產要求。不過他透露,經過這個事,肯定不會在這裡擴產瞭。公司新的擴產計劃選址在海寧的尖山工業區。現在的工廠是否也搬過去,還需綜合考慮。


  目前,該公司采取的整改措施包括:擴建固體廢料倉庫;將雨水管道並入污水處理管道;配合環保部門,用泥土截斷河流,並對河水及淤泥進行處理等。


  但村民們還是希望公司搬走。“我們都不相信他們瞭。”一位村民說,以後要是公司還在這裡,就要拿河裡的水專門用來養魚,隻要魚死瞭,肯定有問題。還有村民提出,如果公司的環保設備真的上去瞭,至少村裡每天要派人過去監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