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調查顯示無標塑料袋仍廣泛用於農貿市場



調查顯示無標塑料袋仍廣泛用於農貿市場


















調查顯示無標塑料袋仍廣泛用於農貿市場




“限塑令”即將實行三年瞭,但農貿市場裡超薄塑料袋的使用出現升溫態勢。均為石禎專 攝


  到今年6月1日,“限塑令”實施就滿三年瞭。記者昨日對長沙市場塑料袋使用情況進行瞭一番調查發現,除瞭大型超市還在堅守外,更多的農貿市場、路邊小攤點等處,大批無標塑料袋仍然大行其道,而且被廣泛用於包裝熟食或果蔬。


  農貿市場超薄袋要多少有多少


  三年來“農貿市場我行我素,超薄塑料袋免費用”已成老“風景”。農貿市場存在的問題,一是大量使用質量不合格的超薄塑料袋,二是塑料袋免費使用。


  記者昨日在火炬中心綜合市場看到,買菜的市民一般都提瞭多個塑料袋,顏色有白的、紅的、藍的……一位娭毑在一個攤位前買來辣椒、茄子、西紅柿,


  攤販為她分別裝瞭三個塑料袋。幾乎每個攤位都掛著大把的塑料袋,均是無任何標志的超薄袋,而且個頭偏小。“這種塑料袋才幾分錢一個,用起來方便,都是免費 送給顧客。”一位攤主告訴記者,一天大概用一兩百個。


  早餐市場無標袋裝包子包油條


  按規定,直接接觸食品的塑料購物袋必須印有‘QS’標志和“食品用”字樣。但是,大部分早餐攤點提供的塑料袋都沒有達到要求。


  昨天早上7時許,在車站北路和八一路交口附近的一處早餐店前,店主用一個白色超薄塑料袋裝上兩個熱包子遞給記者。“都是這麼裝的。”老板說,隻 有五顏六色的袋子才有毒。在另一處出售蒸餃的攤點旁,攤主將剛出鍋的蒸餃盛在一個套有塑料袋的碗中進行銷售,塑料袋也沒有“食品用”和“QS”標志。


  隨後記者在楊傢山教育局幼兒園附近的一個油條攤點看到,一位女士買瞭三根油條,攤主將油條放入塑料袋內時,高溫的油條將塑料袋燙漏瞭。攤主馬上在原塑料袋上又套上瞭一層塑料袋。記者在街頭走訪後發現,這些塑料袋均為“限塑令”禁用的超薄塑料袋。


  大型超市手撕袋當購物袋隨便用


  相比農貿超市和路邊攤點,大型連鎖超市在“限塑令”的執行上給力很多。步步高連鎖超市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45%左右的顧客會自備購物袋。”


  但超市生鮮區的手撕袋浪費現象十分嚴重。記者昨日在傢潤多芙蓉苑店生鮮區看到,一位女士一下扯瞭五六個手撕袋並不用來裝食品,而是放在購物車 裡。“一些市民把免費的手撕袋當購物袋用,甚至有的幹脆帶回去當垃圾袋用。”該店一位工作人員無奈地說,為瞭限制手撕袋的用量,超市把大號手撕袋放在稱重 臺旁,顧客確實有需要才提供。


  都從哪裡來?


  農貿市場和早餐市場那些花花綠綠的“超薄袋”、“無標袋”從哪裡來?一些攤主說:大的批發市場多的是,價格還便宜。


  隨後記者在高橋大市場找到許多塑料袋批發的門面,一捆70個的白色超薄塑料袋批發價為1.5元,合2分錢一個。另一種厚一些的塑料袋,相同規格


  的批發價為4.5元/捆,合6分錢一個。“鑫濤塑料包裝總匯”的劉老板號稱,他的貨都是從廣東廠傢進的,平均一個月的銷量有好幾萬元,但是記者在編制袋上 看到廠址是安徽。當追問這些廠傢正不正規時,他就不再回答。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超薄塑料袋一般來自傢庭式作坊。批發塑料袋中60%以上沒有達到國傢規定的0.025毫米厚度,農貿市場使用的超薄袋的厚度 僅0.005毫米左右。同時,該市場內也難覓標有QS的正規環保塑料袋,“價格太高,沒有市場。”他說,一個中型環保塑料袋的批發價至少在0.15元以 上。


  為何大行其道?


  在高橋大市場,不少塑料袋經營者告訴記者,平時沒有專人來檢查。而在幾個大的農貿市場,很多攤主也說沒聽說過哪個攤位因為使用免費塑料袋受到懲罰。


  但是一位賣菜的攤主則坦言,一些顧客會要求他們提供免費的塑料袋,如果不提供免費塑料袋,就可能流失生意。


  記者撥通瞭長沙市商務舉報投訴熱線12312。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發現商業場所使用免費塑料袋的情況可向他們進行舉報。據瞭解,“限塑令”是由商務部、國傢發改委、國傢工商總局共同發佈的,按照誰發佈誰監管的原則,“限塑令”的執行情況也要由這三傢單位負責監管。


  采訪中,不少市民認為這種主要依靠舉報處理的方式並不能起到良好的監管作用。有的市民表示,管理部門應該主動出擊,定時排查。但現實的問題是,塑料袋的市場如此之大,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工作量,怎麼有效的監督管理確實是一道難題。


  部門表態


  餐館醫院或“限塑”


  近日,國傢發改委、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在“限塑令出臺3周年”主題研討會上透露“限塑令”范圍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包括餐館、醫院等場所也將納入 “限塑”領域。商務部“正在抓緊調查研究,還要征求公眾意見”,爭取盡快出臺。如果這一措施實施,那麼今後人們到餐館“打包”、到藥店買藥等使用的塑料袋 都將實行有償收費。


  據國傢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李靜透露,限塑三年以來,超市的塑料袋減少量達到2/3以上。商務部下一步將配合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農貿市場和集貿市場限塑的監管力度。把責任落實到農貿市場、集貿市場的開辦者身上。


  市民建議


  “堵疏”結合治白色污染


  “‘限塑令’應該成為‘禁塑令’,”市民王仁發認為,應該從源頭上禁止生產超薄塑料袋,加大處罰力度,取締傢庭作坊式的小塑料袋廠。


  市民彭建政認為,人們依賴塑料袋已經太久,在沒有其他替代品的前提下,突然停用是不可能的——這三年來的事實已經給予瞭證明。因此在加強宣傳,讓人們養成少使用塑料購物袋習慣的同時,應加緊研發出安全、環保、便宜的塑料袋替代品是當務之急。


  市民李晴辛則表示,商傢應該從“限塑”政策中把獲得的利益拿出來,交給政府環保部門,使消費者在使用塑料袋的花費能真正用到環境保護上面。


  限制塑料袋使用,您有什麼高招,請撥打本報熱線9633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