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歷年污染成心病 60億推進淮河全面整治

歷年污染成心病 60億推進淮河全面整治

歷年污染成心病 60億推進淮河全面整治


 近日,有消息稱安徽省淮河幹流蚌埠——浮山段行洪區調整和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該工程總投資56.04億元,其中中央投資達34.14億元,是安徽省目前為止實施的最大單項水利工程,也標志著2011年國務院確定開展的進一步治理淮河工作全面啟動。

與此同時,據水利部網站7月1日發文稱,國傢發改委和水利部組織制定瞭《進一步治理淮河實施方案》,並於近日印發,用於指導進一步治理淮河前期工作和工程建設。

  據悉,《實施方案》明確瞭淮河行蓄洪區調整和建設、重點平原窪地治理、堤防達標建設和河道治理、上遊防洪水庫、淮河行蓄洪區和淮河幹流灘區居民遷建、流域管理能力建設等工程建設內容。還明確瞭各項工程的前期工作安排,並對工程的實施安排提出瞭意見,明確“十二五”期間是進一步治理淮河的主要時期,“十三五”期間基本完成進一步治理淮河38項主要任務。

  歷年污染成心病

  淮河這條承載全國1/6人口的中國第三大河,自1978年以來發生過多次重大污染事故,1989年,1.1億立方米的污水經蚌埠閘下泄,形成60公裡污水帶,造成江蘇淮陰市經濟損失1250萬元;1994年,發生震動全國的“7·23”特大污染事故,持續時間55天,污染農田5000餘畝,經濟損失1.7億元;2001年,淮河上遊1.44億立方米污水形成20餘公裡污水帶,水利部門從駱馬湖調水8億立方米補進洪澤湖;2002年,1.3億立方米污水下泄,僅江蘇盱眙受污染的水面就達5.3萬畝;2004年7月20日至27日,淮河爆發有史以來最大的污染團,如同巨大的黑蘑菇,從充斥河面的黑色污染水團全長133公裡,總量超過5億噸。

  但淮河不斷爆發的污染問題卻與其投資治理的費用格格不入,淮河可以說是我國投入最多、開展污染治理最早的大江大河。據瞭解,1991年以前,國傢和地方對治理淮河的投入每年隻有1億多元,1991年淮河特大洪災以後,國傢每年的投入上升到8億-9億,但仍不足。1998年後,治淮投資呈現國傢撥款、地方資金、水利基金、國債等多元化趨向,僅中央投資額度就達到每年20億元左右。而至2004年治淮近十年費用總投入已達600億元。因此2004年淮河爆發最大污染團後,各界紛紛質疑600億元投入是否付諸東流,而淮河污染還依然是流域內各大小城市心頭之痛。

  拯救淮河要花多少

  《實施方案》中提到,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應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和落實建設資金。那麼未來淮河流域到底會投入多少資金,中央和地方的分配比例如何,預計會輻射到多少區域呢?

  《國際金融報》記者致電國傢水利部辦公廳欲瞭解具體情況時,工作人員在聽瞭記者來意後立即掛斷瞭電話。而至截稿,也未能聯系到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的相關人員。

  一位證券水利行業分析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按照目前我國水利事業的投融資體制,中央財政對東、中、西部地區投入的基本配套比分別是3∶2,1∶1和2∶3。淮河屬於東部地區,因此憑以往經驗,中央政府的投資將會占到比較大比重。“至於多少,畢竟文件也剛出來,誰也說不準。”該分析師還表示,如今A股市場共有16傢水利上市公司,但由於水利公司基本都各自跑馬圈地,也許未來隻有淮河流域的本地水利建設企業有望會明顯受益,比如安徽水利(行情,資金,股吧,問診)及與南大合作淮河流域治理的中電環保(行情,資金,股吧,問診)等。

  另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水利專傢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淮河整治之前之所以效果不佳主要有兩點:首先是地方保護,這是造成淮河流域污染反彈的主要原因。流域內各級政府“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的現象還很普遍。另外是資金投入不足,治污工程建設滯後。曾經淮河“十五”計劃投資完成率僅占33%,個別省份甚至不足20%。污水處理廠建設緩慢,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低。“50年到100年內能夠治理成功就很不容易瞭,要治理淮河必須先做好以上兩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