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傢私密消夏避暑地 循帝王足跡乘涼輿圖 |
盛夏時節,皇傢避暑行宮自然是絕佳的納涼勝地,風物亦存,清涼依舊,不為尋古,隻為那一抹帝王禦用的清涼。 山村野趣,無暑清涼 我記得《甄嬛傳》裡有個情節,皇上對甄嬛說要帶她去圓明園消暑,甄嬛的臉上是高興的表情。圓明園當然也是個極佳的消暑地,不過這些避暑行宮裡,不提及承德避暑山莊實在說不過去。自1703年康熙爺手裡始建,歷經近90年才竣工的避暑山莊一直是皇傢的避暑勝地,山莊的呼吸裡也要帶著皇傢休閑的因子。 芳諸臨流荷韻 離京城230公裡的避暑山莊儼然是夏季消暑的好世界,這裡極開闊,占地面積足有兩個頤和園、八個北海公園那麼大。當年皇帝的車碾從京城帶著熱騰騰的風土而來,停馬下車就要一頭紮進山莊的清涼世界。先映入眼簾的,是麗正門,進主殿,康熙爺親筆“澹泊敬誠”匾額在龍椅之上,這個全部由楠木所建的殿宇簡約寧靜,身處其中有縷縷楠木幽香,寧心靜氣是最好不過。當年皇帝在此處理朝政、舉行大典,先聽得鐘樓九響,隨後山莊內廟宇與外八廟鐘鳴相合,當當聲響回蕩…… 歷來有山有水的地方最涼快,避暑山莊也不能少瞭那一片湖水。北方的開闊山水間卻借來瞭江南的神韻,湖面上洲島錯落,長堤、亭臺滿是綠樹,江南的有名建築也能尋得蹤跡:蔓過荷花池,清晨,“嘉興”的煙雨樓和湖面水霧纏繞不清,水波緩緩更襯得其風姿綽約;水心榭最通透,一邊是荷葉滿湖,一邊是山巒疊翠,清涼滿懷;隔湖相望的文園獅子園有蘇州的風情,假山、湖石、曲水、小橋,這便是江南的似曾相識。 晨光普照水心榭 在湖邊兜兜轉轉,涼風總相伴,吹來的卻像舊日時光,多少年前康熙與乾隆也曾漫步於此,這裡的風景總與皇傢息息相關。遠眺群山,一座形似棒槌的石柱立於山峰之上,康熙帝賜名“磐錘峰”,不過看它的最佳地點不在湖畔,卻在山峰之中,待落日餘暉灑滿石柱,整座山峰熠熠生輝,那景色才別致。既在山中,“南山積雪”亭和“四面雲山”亭不可不去。聽聞在南山積雪亭往南面望去,四季都能望見遠處僧帽山上的積雪,而去南山積雪的路上林木成蔭,甚是爽快,想來山莊的清涼蘊於山中,風中挾裹清涼沿山谷而下,再到湖面,借著點水的涼爽,撲送到遊人臉頰。在另一山峪的“四面雲山”一覽眾山小,山莊綠野山林盡收眼底,無怪每年重陽節皇帝都要選此登高,這樣好的視野,情懷自是不同。 山莊之夏 話說皇帝每年要把好幾個月的時間耗在避暑山莊,直到過完重陽才戀戀不舍離開,躲在山裡納涼,我也不願離開,誰又舍得這裡的清風山露、煙雨湖波? Tips: 1、承德避暑山莊的別名熱河行宮來源於山莊內有名的熱河泉,泉水溫熱,即使隆冬季節仍熱氣蒸騰,在北方實為難得; 2、避暑山莊周圍另有12座各具風格的廟宇,其中包括外八廟:小佈拉達宮、普陀宗乘之廟、普樂寺、普寧寺等,漢藏風格結合,宏偉壯觀。 隱於山澗,不知暑熱 遙望大唐,似乎唯有長袖善舞、繁華如夢的長安浮在腦海,長安太盛名,殊不知離它100公裡左右的銅川深山裡,大唐避暑行宮曾深藏其中,物不在人也非,我卻於其間嗅到瞭一絲大唐遺風。 車進玉華山,四面林木蔥蔥,山風裡帶著樹木幽香。我記起之前看過的介紹,說玉華山海拔2401.67米,森林覆蓋率占90.4%,數字最是無趣卻最有說服力,車行其間,這綠果然是賞心悅目。既有樹,海拔又高,玉華山的平均氣溫能比西安低10-12攝氏度,但這還不是玉華山最大的好處,它還有湖泊飛瀑,其中“崖頂飛瀑晴亦雨,碎珠拂面夏如秋”,隻見瞭這句話就仿佛崖邊飛濺水霧已至臉頰,這樣的好地方,虧得高祖慧眼。不過圈地建宮的最初,這裡叫仁智宮,是為解決突厥隱患的前哨陣所。後玉華宮才成為“玉華宮”,是太宗避暑勝地,而高宗時又被廢棄,淪為玉華寺,短促的繁華一夢,才做瞭60年。於是憑欄吊古,這裡已來過多人,杜甫最傷感,“當時侍金輿,故物獨石馬”,殘破行宮連著國破山河,作此淒涼之筆是最感懷。不過我不願傷懷,千年的時光已過,來此隻為掬一懷清涼,尋一絲遺風。 眼前玉華宮確是難尋蹤跡,很難想象這裡曾矗立大唐行宮,太子李建成在這裡被扣押,宰相房玄齡在這裡病逝……唯有肅成院似乎還能看到隱約的殘垣斷壁痕跡,許多出土文物珍藏於玄奘紀念館。大唐高僧玄奘與玉華宮交集不淺,自玉華宮淪為玉華寺,他奏請高宗在寺內譯經,耗盡心血,終譯完《大般若經》後在此圓寂。玉華宮正殿便是當年玄奘譯經處,蒼松環繞, 靜穆異常,他與眾徒弟還在懸崖峭壁間開鑿石窟,雕刻精美,用心虔誠。 石窟寺 宮殿不在,但此處清涼卻一同千年之前。湖水蕩漾,懸崖飛瀑,還有什麼比站在其畔更叫人心曠神怡的?轉進山間,樹蔭蔽日,林間小道有沁人心脾的氣味。沒人管理的小道青草蔓延,幽靜清新。若從高處俯瞰,樹木濃綠堆疊,北方靠近西部的山地裡還有如此醉人綠蔭,當真難得。 清涼玉華宮 Tips: 1、玉華宮景區內建築頗少,沒有其他景區的嘈雜與如織人流,四周都是山水,可以安享靜謐; 2、玉華宮冬季有滑雪場,夏季則為滑草場,在草上滑行,想來體驗也獨特。 參禪悟道,心靜則涼 三百多年前,一個特殊的客人登臨五臺山,前呼後擁,謹言慎行,客人滿目虔誠,於菩薩頂大殿朝拜。香煙裊裊間,客人的真容顯現,這個面容清俊的特殊客人,正是康熙帝。 五臺山 時光後退幾十年,順治帝的愛妃董鄂妃離世,這個心思細密而專情的帝王自此看破紅塵,他要出傢,到五臺山當和尚。於是1660年的十月,順治在西苑(如今的中南海)斬盡煩惱絲,此事被玉林和尚知曉,他極力勸阻開導,順治感悟,最終留俗。這段與五臺山相連的曲折故事真假待考,但康熙上五臺山是為尋找父親順治帝的傳說甚囂塵上。這片古老的山地裡藏著皇傢的隱秘,於是,上五臺山又多瞭一條不可不去的理由。 避暑參禪,去五臺山再錯不瞭。五臺山“清涼聖境”的名頭自古有之,五座山峰(五臺)的海拔都在2400米以上,從衛星圖看下去,甚至有星星點點的白色積雪。這樣的海拔之上,哪裡還有酷暑難耐之感? 菩薩頂 康熙帝的行宮就建在靈鷲峰頂(即菩薩頂),每每他來五臺山,或西藏喇嘛來此,住的都是這裡,菩薩頂地位之尊崇可見一斑。遙遙地,菩薩頂上的金黃已熠熠生輝。背景是峰巒疊嶂的綠,深淺不一,那是高山林木和草甸,北方山地的清涼源自透心的山風。盛夏天氣,一級一級石階攀上去,竟也沒有大汗淋漓。 菩薩頂上的寺廟金頂緣起於康熙帝。但凡與皇傢沾邊,沒有彰顯王氣的金黃是不行的。按理佛國世界與世俗有別,但五臺山上的廟宇卻將禪道與皇權處理得恰到好處。廟宇的器宇軒昂間王氣顯露,但絲毫不觸犯佛祖神聖。從佛字大照壁望上去,陡直的108級階梯延伸,通往康熙帝所提的“靈峰勝境”木牌樓,也通往真正的廟宇院內。這108級階梯有講究,踏完它,就忘掉世間108樣煩惱。禮佛,拋卻世間雜念是必要的。走過當年的九龍吸水禦路才算到得廟宇山門,這禦路與故宮裡的幾乎相同,皇傢行宮,總有些揮之不去的印記。庭院內古樹林立,康熙、乾隆等禦碑矗立其間,皇帝登臨菩薩頂的所感所想皆在其上。其中一塊頗具傳奇色彩,碑上終年留有一個濕腳印,原因至今不詳。上天王殿、帶箭文殊殿、大雄寶殿,有菩薩的地方我不便多語,隻是那大殿古樸而莊重,飛簷上鈴鐺隨風叮鈴,竟像梵音,我不敢說虔誠,至少靜心,多少年時光雕刻,五臺山的雲霧間隱世這許多藏傳佛院,五體投地,最幹凈虔誠的心靈屬於那些最風塵勞累的臉。山間清風過,我聞見佛香與草木味道,涼爽滿身。 菩薩頂 Tips: 1、菩薩頂後院“大鍋院”,保留有明嘉靖、明萬歷、清嘉慶年間的鐵、銅鍋四口,為從前每年六月舉行法會時,僧人在此施粥所用; 2、五臺山既為喇嘛教重地,佛事活動也不會少。農歷六月中旬前後,五臺山上有“跳佈紮”活動,遊人有機會一睹神秘佛事。 濃蔭綠水,林風清幽 江南的夏是酷熱的,但水鄉除外。蘆葦、樹蔭、綠水,木槳咿呀,搖晃間便駛入一灣清涼。木瀆在蘇州吳中,乾隆爺六下江南卻要次次居此,龍心愉悅,風景必不能差。 木瀆禦碼頭 禦碼頭、禦碑亭,還未進虹飲山房,乾隆爺勃發的詩興撞上瞭山塘幽奇的古道,於是舞文弄墨,倒和山塘街風雅的文人氣韻相合。山塘街的風骨是文人做的,一邊是風情雅致瀟灑倜儻,一邊是崇文尚讀淡泊謙和。虹飲山房正占著山塘街的好地方,門前是香溪,背後是靈巖,本就占著“溪山風月之美”。乾隆爺來虹飲山房不過是路過,聽聞最初因為大雨阻瞭前去太湖的龍船,他想起在木瀆告老還鄉的大學士沈德潛,於是順道瞧瞧他。沈德潛正是嚴傢花園的主人,而嚴傢花園離虹飲山房不過是200米的距離。到底是皇傢氣魄,乾隆爺一眼相中虹飲山房,於是,喝喝茶、聽聽戲,在虹飲山房住上一段時日也就自然而然。 虹飲山房 虹飲山房實是處清涼地。夏日裡雖沒有庭院深深,卻也曲徑通幽,它是通透的卻又不能一眼看通透;它是園林,典型的江南性格又夾帶些北方園林的郎闊。在這個江南小盆景裡,九曲回腸,風景必要移步欣賞的。 秀野園 木結構大門雅致大氣,門匾“虹飲山房”四字還是宰相“劉羅鍋”劉墉所提,劉墉隨同乾隆下江南兩次寓此,聽聞與山房主人徐士元相交甚好。跨進大門,視野開闊,樓宇間沒有小傢子氣的拘泥。虹飲山房的清涼藏在東園與秀野園,原就以老樹奇石、竹林幽幽著稱的東園是主人的起居處。秀野園則不同,水是其清涼精妙。三角梅形狀的穿廊連著曲徑悠悠,從這花形的門口望出去,藍天底下是荷葉翩翩,中間穿插亭臺樓閣、湖柳山石,畫一般,構圖很好。走上曲橋,荷香隨風過,荷葉層疊連著樹蔭,滿目青綠,隨處一個通透的水榭裡坐下,綠柳扶風,水光裡也泛著綠,小憩片刻,身上已覺涼爽。若是下雨,可以想見雨聲滴答還有滿園沁人心脾的綠。 虹飲山房亭榭 上陸地,走的也是細長石子拼出的路,幽奇雅致已無須多言。轉入粉墻黛瓦間,樹木清幽,此間最適宜品茗。滲入雨水的灰黑墻面年頭初現,隻有濕潤涼爽的地方才有這樣獨特的年輪。竹嘯亭隱在綠竹與湖石之上,通往它的小徑淹沒在一片濃綠裡。蕉綠亭前的對聯最能反映這綠:不惜濃蔭消酷暑,致憑本色釀清芬。唱戲的春暉堂正準備開戲,咿呀的戲音隱約傳來。私以為在鄰水唱臺聽戲是最好,千回百轉之音借著水聲,最空靈動聽。但虹飲山房的唱臺卻搭在高處,在它對面的高樓裡聽戲,視野極佳,聲音聽來空曠,遙想當年主人傢的好茶端來,不是八九十度的滾水砌開,許是涼水裡浸好的新茶,伴著涼風習習,聽戲吃茶,再沒有比這更叫人爽心的瞭。當年的乾隆必深得其中好處,念念不忘,不僅把他千年紫檀制的龍椅特意從靈巖宮移來聽戲,聽聞他還曾興致高漲地上臺舞劍助興。那龍椅他珍愛的很,為方便在這聽戲,他便交由山房的主人徐士元保管,這龍椅現還在山房內,九條飛龍盤踞,皇傢避暑的格調還是很高的。 Tips: 1、虹飲山房內還藏有二十道清代皇帝聖旨、科舉試題等,在這裡能親見聖旨及科考試題,十分有趣新鮮; 2、虹飲山房的東園也曾是“刺繡皇後”沈壽生長的地方,現建有沈壽故居; |
2014年6月5日星期四
皇傢私密消夏避暑地 循帝王足跡乘涼輿圖_12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