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星期三

災區小信鴿引來救命飛機

災區小信鴿引來救命飛機

災區小信鴿引來救命飛機


地震導致通訊中斷!危急時刻,除收音機、對講機等外,還有一樣古老的通訊手段也發揮瞭巨大作用:那就是信鴿。昨日,什邡市6隻在抗震救災中表現突出的信鴿,被主人記下“一等功”。“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紅白鎮深山峽谷通訊不暢。6隻信鴿冒著變幻莫測的氣流,在山谷中飛行瞭1個多小時,把峽谷災情信息帶給外界,為營救提供瞭珍貴資料。

  通訊中斷 危急時刻想到信鴿

  地震後,由於通訊中斷,什邡紅白鎮深山裡的災情一直令外界揪心。5月13日,萬貫集團多位老總趕到什邡紅白鎮,設法進山營救被困在該集團下屬的歡樂谷景區內的幾百名員工。當時,大雨傾盆,峽谷內不時傳來“轟隆隆”的山體垮塌聲。探路的人回報說,進山的路完全被堵,山體仍在垮塌,不少房屋被深埋,很多人沒有跑出來。撥打景區內員工的電話,無一接通;景區內座機也全都沒瞭聲音。景區內情況如何?員工們是生是死?信息不通令營救人員們束手無策。

  5月14日,紅白鎮終於放晴。集團決定成立一支敢死隊,冒死進山查探。恰在此時,紅白鎮黨委、當地派出所及一支部隊的官兵也聯合組建瞭一支營救隊伍,準備挺進深谷。“不忙!信息不暢,萬一你們進去瞭又出現危險咋辦?必須保證信息暢通。”就在大夥兒準備上路時,集團總顧問周志誠提出進山人員必須帶通訊工具。當時隻有對講機能用,但有效距離太短,怎麼辦?周志誠突然想到瞭一個人:白三哥!“他不是有那麼多信鴿嗎?用信鴿!”

  白三哥真名叫白順成,是什邡信鴿協會的資深人士,傢裡飼養瞭近40隻信鴿,其中不少都在各種比賽得過獎。得知周志誠想用信鴿隨敢死隊進山,白順成立刻說:“來拿就是,要多少有多少。”

  5月15日清晨,周志誠火速趕到什邡市區,從白順成傢帶走4隻信鴿。臨出門時,白順成又給他抱來兩隻:“多帶點,更有保障!”

  膠佈當紙 纏上鴿腳送出信

  5月15日早上8時30分,萬貫集團監察保衛部副部長江文軍提著信鴿籠子,隨敢死隊朝峽谷內走去。“全靠信鴿幫忙,搶救才能及時!”江文軍告訴記者,當日下午1時許,他們走到金河磷礦的山腰時,碰到瞭從歡樂谷景區內步行出來的一小部分受災員工。從他們口中得知峽谷深處的災情後,江文軍火速將之簡單寫在醫用膠佈上,把膠佈綁在一隻灰色信鴿的腳上,將其放飛。

  信鴿在一個小時後飛回瞭什邡市區白順成的傢中。白順成顧不得看信鴿傷沒傷,就迅速將膠佈交給周志誠。膠佈上寫著:“歡樂谷劉總已帶人突圍,已有員工見面,請前來接應!”得知員工們安全,周志誠眼裡忍不住湧出熱淚。他迅速安排人員前往接應。突圍人員中有景區內的小矮人藝術團團長阿華,僅89厘米高的他翻瞭五座山後再也走不動瞭。幸而接應人員將他背瞭出來。

  及時傳信 申請到飛機救援

  當日下午2時許,當江文軍等人抵達木瓜坪村二組時,又碰到瞭從谷內走出的大量人員。有人告知江文軍景區內尚有4名受傷遊客被困,還有一些老人無法走出。江文軍迅速在膠佈上寫道:“木瓜坪2組的老人不能行動,一重傷婦女請求飛機支援……”周志誠通過信鴿獲知消息後,迅速與當地政府部門取得聯系,對方火速安排直升機進谷參與營救。

  隨後幾個小時一直沒有信鴿飛回。直到當日傍晚6時,望眼欲穿的周志誠才才盼來瞭信鴿帶回的最新消息:由於谷內餘震不斷,救援人員體力透支,江文軍等人決定就地休息,次日天明再出谷。

  山谷裡發生多次餘震,山內營救人員的處境相當危險。可在信鴿的不斷往來傳訊中,山裡山外搭建起瞭一條看不見的生命保障線。由於營救迅速,谷內人員傷亡極低。

  信鴿主人 隻擔心信鴿失靈誤事

  “我不擔心鴿子出事,我隻擔心信鴿失靈瞭,幫不瞭忙。”白順成告訴記者,在出發前,他考慮到深山裡天氣變化快,因此他沒有選擇飛得最快的信鴿,而是選擇瞭穩定性最好的。“信鴿在山裡飛行就如同飛機一樣,是要受到氣流和天氣影響的。飛得快的沒用,必須要適應惡劣天氣的信鴿才能勝任。”

  白順成說,信鴿能準確地找到傢,主要是靠地球磁場引導,在鴿子執行任務過程中,他心裡也七上八下,“就怕地震把地球磁場打破瞭,信鴿在天上亂飛一氣。鴿子飛沒瞭不要緊,耽誤瞭救援才惱火。”當信鴿一一飛回,他才長舒一口氣。

  如今,這6隻立瞭大功的信鴿,又回到白順成傢的窩裡。“沒有特別的夥食,也沒有特別的對待,但在我的鴿子資料庫裡,我已經為它們記瞭一等功!”白順成樂呵呵地說,自傢的鴿子能在關鍵時刻起到作用,也算自己為抗震救災出瞭一把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