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3日星期日

為動物保護立法 對人性墮落的挽救



為動物保護立法 對人性墮落的挽救


















為動物保護立法 對人性墮落的挽救



有一種人,他們也許就在我們身邊,看起來很平常,在和身邊人交往的時候,有的顯得很怯懦,有的很斯文。可是在另一種場合,我是說,在和動物打交道的時候,他們比野獸還殘忍。


某些地方的養熊場工人,就是這樣。


“活熊取膽”制藥,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瞭。在各地的養熊場裡,它們活著的全部意義就是被用於收集膽汁。它們身上都有一個長年不能愈合的洞,有的插著生瞭銹的金屬管或玻璃管,從中流淌出清亮的膽汁。


每當養熊場的工人靠近,在籠前伸出鐵鉤,鉤住它們的脖頸,它們就淒厲地哀嚎起來。當墨綠色的膽汁被一股股抽取出來時,它們痛苦得大張著嘴,劇烈地喘息,雙眼凸暴,四肢顫抖……在它們的一生中,這樣的酷刑,也許一天要有2至4次,最少30毫升,最多200毫升。抽完膽汁後,它們往往蜷縮在籠中渾身顫栗,亮晶晶的小眼睛上掛著淚。


像它們這樣的“膽熊”,有些因為無法忍受抽膽的痛苦,瘋狂地抓咬籠子,直到滿口潰爛,有的還會精神錯亂,甚至出現自殺行為,把自己的肝腸內臟拉扯出來,狂嚎著揮舞著。遇到這種時候,養熊場就會“冷靜又緊急”地砍下它們的腳掌,剝下它們的皮毛。


這是我從一篇名為《熊的解放:人的救贖之路》(刊於9月16日《中國青年報》)的文章中讀到的。


孔夫子有一句話,君子遠庖廚,不知你還記不記得?


君子為什麼不應該進廚房呢?不隻是因為廚房裡烏煙瘴氣,油脂麻花,還因為廚房裡有血腥,宰魚殺雞,哀鳴於耳,血流五步。看瞭這種場景,想想滿桌的雞鴨魚肉都是從沾滿血污的刀頭案板上過來的,再好的食欲也要打折扣瞭。


而且,君子是文明人。過去學文化史,知道從茹毛飲血到用火燒熟生肉、種植五谷菜蔬,從冷兵器時代的拼殺砍砸到電子時代雷達幹擾,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尺度就是逐步遠離赤裸裸的血腥殺戮。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出現瞭鼓勵人們愛生、惜生、不肆意虐待生命的文化理念。這種理念,外國有滋生,中國也有流行。比如佛教講六道輪回,今天的人來世也可能墮入畜生道,想到自己來世也可能變為牛馬豬狗甚至轉生為熊或猴子,無論是誰在虐待摧殘動物時也會有所顧忌吧。


宋代有一個叫李元的人,在參加科舉考試的路上看到一群小孩在玩弄一條紅色的小蛇。一時惻隱之心發作,用錢買瞭來,為小蛇療傷,放生。後來李元就有瞭奇遇,知道這條小蛇是南海龍王的孩子,不但得瞭金銀,而且有美女做伴,連考連中,仕途順利。


這個故事叫《朱蛇記》,明代話本有《李公子救蛇獲稱心》,就是以這個故事為原型改編的。過去這種故事很多,普遍存在於民間藝人和老人們中間,讓迷信的世人學會敬畏生命。


如今,很多人在拋棄迷信的同時,也拋棄瞭敬畏生命的觀念。於是,有人完全沒有心理負擔地虐待動物。其中的一部分人,不是為瞭滿足虐待的快樂,而是為瞭謀利。


2001年4月27日,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展示瞭某地生豬被“註水”的場面:灌註者用大鐵鉤子生生掛穿活豬的下巴,迫使豬頭高高仰起,豬嘴朝上張開,人們就勢插入粗管子,加壓註入大量臟水廢渣以增加豬的重量。在這個過程裡,豬受到極其嚴重的傷害,有相當數量的豬沒有等到屠宰就被活活撐死瞭。


對此,我們不能不承認:有一種進步,叫做倒退。因此,為動物保護立法,不僅是對動物們生命尊嚴的保護,也是對人性墮落的挽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