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日星期二

一隻垃圾袋的“杠桿效應”

一隻垃圾袋的“杠桿效應”

一隻垃圾袋的“杠桿效應”


   有一個城市的兩個數據十年間發生瞭很大變化:傢庭垃圾量減少67%。資源回收率從2.4%提高到瞭45%這個城市就是臺北市。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張全在參觀學習瞭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中臺北案例後,十分感慨:隨著城市發展和轉型,以末端治理為主的環境保護模式已經走到盡頭,而源頭治理的“力量之源”則是全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他認為,一隻垃圾袋的“杠桿效應”不可小覷,可以極大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進而影響到一個城市的發展軌跡。

  環保理念帶動生活方式轉變

  從上海環境保護的歷程來看,近三十年來,上海一直致力於 “還環境污染的歷史欠賬”,特別是近年來,通過滾動實施環保三年行動計劃,來完善環境基礎設施、實施高強度的污染治理,取得瞭明顯成效。

  “但這種以末端治理為主的環保模式,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要從源頭上減少環境污染,必須要使環保理念成為政府、企業和市民主動保護環境的自覺行動。”

  垃圾填埋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並帶來環境污染。為瞭生活垃圾減量,臺北自1996年起推行“垃圾不落地”行動,培養市民形成定點送交垃圾的理念和習慣。2000年,推出垃圾處理費“隨袋征收”辦法,要求市民使用收費垃圾袋,除瞭不收費的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扔得越多收費越高。可回收的傢庭垃圾,如紙、塑料、玻璃、易拉罐、舊衣服、廢電池、舊傢電等,都可以免費送交,前提是必須分類。垃圾車每晚會定時定點出現在大街小巷,市民一聽到《致愛麗絲》樂聲,就把整理好的一包包垃圾提交出來。

  從免費到收費,從隨時隨地可扔到定點定時送交,“垃圾不落地”行動推行之初,市民肯定會覺得不習慣,甚至為瞭逃避交費,還有偽造的垃圾袋應運而生。張全說,凡事貴在堅持,堅持必有成效,垃圾分類成瞭臺北市民的自覺習慣,收費垃圾也越扔越少。一戶傢庭月均垃圾費,從最初的150元新臺幣(合30元人民幣)降到現在的50元新臺幣(合10元人民幣)。這是源頭垃圾逐步減少的一個過程。

  生活方式促進生產方式變革

  張全認為,如何扔垃圾這種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的改變,也會極大地帶動生產方式的轉型與變革。

  “臺北隨袋征收垃圾處理費的做法,令人不由想起兩年前實施的限塑令。”張全說,盡管這一制度實施之初,人們也感覺不習慣,但現在人們去超市等場所自備購物袋已成習慣。順應這種變化,生產廠傢也動足腦筋,各種環保購物袋紛紛面市。再比如常常引起熱議的產品過度包裝問題,歸根結底還是人們的消費觀念所致。假如一個社會中簡約生活方式占主流,華麗的產品包裝為多數消費者所抵制,那麼,廠傢就會舍棄過度包裝,不然就難以在市場上立足。

  促進環保習慣的養成,很重要的一條是設定合理的資源價格政策。政策設計的核心問題就是要在維護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上找到結合點。

  在張全看來,要讓環保理念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需要用市場的方式來設計政策。就像原先被認為是廢物的垃圾,如今被認為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幫助臺北實現瞭“垃圾減量、回收、再利用”的循環,再造瞭價值鏈。“目前,上海也建立瞭廢品回收價格機制,但像廢舊玻璃瓶等物品,依舊沒有回收渠道。假如我們能為廢舊玻璃瓶定個合理的回收價格,相信在市場杠桿的作用下,就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

  環保倒逼轉方式調結構

  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重要內涵之一就是“綠色、低碳、生態、環保”。張全告訴記者,市環保局已把解讀世博、借鑒世博作為當前環保工作的重頭戲,並與謀劃“十二五”環保發展緊密結合,進一步提升上海的環境保護水平,推動上海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

  在張全看來,世博會所展示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將極大影響人們的環保理念,由環保理念提高所帶來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會對產業結構調整形成“倒逼”。在這方面,上海已有一些企業嘗到過“甜頭”。比如,在吳淞工業區環境整治中,為瞭減少煙粉塵和二氧化硫污染,寶鋼集團投入瞭183億元,關停瞭原一鋼公司和五鋼公司的全部污染嚴重的生產線,引進和自主創新瞭一批工藝技術先進、產品附加值高的項目,不僅環境大為改善,六年內一鋼公司工業產值從原先的40億元增加到瞭177億元,五鋼公司從原先的不足38億元增加到瞭70億元。

  “如何突破資源環境的約束,促進發展方式的轉變”是上海環保部門謀劃“十二五”發展重點考慮的問題。從戰略上看,上海在今後發展中,應把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作為促進結構調整的重要動力。而上海轉型和環保發展的關鍵,在於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在於“由被動治理向主動保護”的根本性轉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