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9日星期二

笢閉斛_悵荾笢宴_

中超必須保護中産球隊

中超必須保護中産球隊


  以熱鬧浮華立身的中超,正面臨“清冷化效應”——你的升升降降,他的生生死死,時下一切如風,只有一種喧囂持續高燒,那就是恒大在亞冠戰場的高歌猛進。

  儘管,亞冠不是亞洲盃,更不是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恒大也不是國家隊,但我們還是樂於將恒大2013年的亞冠摧枯拉朽看做是一次埋葬亞洲足球舊秩序的狂歡遊戲。而迄今遊戲的高潮,則是對韓日球隊的屠戮和復仇。什麼全北現代、什麼浦和紅鑽、什麼柏太陽神以及即將的什麼首爾FC,統統不在話下。

  在國字號鬱悶指數高企的背景下,跟著許家印和裏皮,跟著恒大,搖著腦袋高蹈狂舞,成了球迷和足協自我款待的盛宴。但是,換一個角度,也許看到的是另一番情景,恒大早已牢牢綁架了中超聯賽,甚至也綁架了中國足協。為恒大保駕護航,早已成為中國足協最重要的使命。特殊政策造就了恒大的瘋狂,這同時也是職業聯賽的狂亂。

  當恒大以24輪63分的豪華戰果,將之前的奪冠軍團山東魯能、北京國安、貴州人和甩至第二梯隊,將廣州富力、大連阿爾濱等中産階級推向心如死灰的混世一族,它同時嚴重摧毀著中超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一個繁榮穩定的聯賽,應該是一個橄欖形結構,兩端,各有三四支隊伍爭冠或保級,中部,大批隊伍各有追求,所謂競爭,以均衡為支點。國內外長期的實踐説明,任何其他形狀的聯賽,都不具備可持續發展性,因為可以斷言的是,恒大固然可以短期很大,但永恒卻萬萬不能。

  無論中國國情多麼特殊,職業足球本質上還是一種社會商品,需要以社會的購買和消費能力作為支撐,但恒大模式早已脫離經濟學意義上的“供求平衡”。其基於非足球思考的發展路徑,對於其他俱樂部毫無示範性,更難言對同伴的拉動效應。它的強橫介入,已使中國職業聯賽畸變為一馬狂奔、眾生不爭的非積極生態圈。

  在一個足球鬱悶的年代,用N億人民幣堆出一艘亞洲無敵戰艦,去提振國人的足球士氣,許家印以其眼力和豪氣,足可載入英雄時代的傳説。但作為中國足球的管理者,必須同時建立一整套職業聯賽的保衛機制。

  為什麼要保衛中超?道理很簡單,當冠軍這個最大的懸念不復存在,中産以上的球隊,就會集體疲乏頹廢,甚至是否繼續搞足球,都是很大的疑問。所謂保護,就是要為它們找到新的動力。對於足協來説,削藩是痛苦的,但最終,可能也是必要的。因為很難找到第二條道路。

  新聞背景

  9月25日,廣州恒大客場4比1大勝柏太陽神,一隻腳踏進亞冠決賽,距離許老闆賽季之初放言稱霸亞冠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