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2日星期三

中國兩大水電站投產 相當於再建一個三峽-水電站-三峽

中國兩大水電站投產 相當於再建一個三峽|水電站|三峽

中國兩大水電站投產 相當於再建一個三峽|水電站|三峽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play 兩水電站發電 向前 向後

  繼三峽水電站之後,中國第二大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和第三大水電站向傢壩水電站日前全部投產,西電東送西南電源建設創下階段性成果。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兩大水電站業主方長江三峽集團瞭解到,兩座電站總投產裝機達2026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880億千瓦時,相當於又投產一座三峽電站。

  再建兩個三峽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董事長盧純表示,兩座電站總裝機2026萬千瓦,相當於2012和2013年全國水電投產裝機的近一半,平均每年可以為全國提供大約880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相當於每年節約標準煤耗300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500多萬噸,創造近3萬億元的產值。

  金沙江是中國最大的水電基地,居“中國十三大水電基地規劃”首位。這兩座水電站所構成的金沙江下遊水電開發一期工程輸出的清潔電能分別送往華東、華南、華中地區及川滇兩省,將大大緩解受電地區用電緊張局面。

  緊接這兩座水電站的投產,金沙江下遊水電開發二期工程也在緊張籌建中。二期工程包括烏東德、白鶴灘兩座巨型水電站,其設計裝機容量之和超過2000萬千瓦,與三峽電站大致相當。如果這兩座電站完成,將實現此前長江三峽集團所規劃的再建兩個三峽的目標。

  奠定百萬千瓦級水電機組的研發基礎

  在三峽電站之前,國內廠傢尚不具備制造35萬千瓦以上水電機組的能力。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技術更是僅為ABB等少數國外廠商掌握。但我國大型水電輪機裝備國產化的基礎上,上述兩座電站則直接承擔瞭將國產水輪發電機組從70萬千瓦到80萬千瓦世界最大單機容量的跨越。

  其中,溪洛渡電站除氣體絕緣金屬封閉輸電線路(GIL)外,全部使用國產設備、材料,許多國內設備、材料在溪洛渡電站首次使用,如77萬kW機組發電機出口斷路器(GCB)、77萬機組首次使用推力塑料瓦、定子鐵片等。大容量國產化發電機組出口斷路器成功應用,擺脫瞭大型電站發電機斷路器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並躋身於全球少數能夠生產該類高端設備的國傢之列。這打破瞭歐美、日本的技術壟斷,大幅降低瞭設備采購成本。

  以矽鋼片為例,在三峽工程建設前,國內的矽鋼片幾乎全靠進口。但三峽集團機電工程局技術管理部主任吳仲平對記者表示,借助三峽集團旗下重大水電工程的平臺,國內廠商一舉突破矽鋼片的國產化,曾一度使矽鋼片的價格從每噸5萬元掉頭跌入每噸1.9萬。

  吳仲平告訴記者,從運行效果來看,國產產品的技術水平已經能與歐美國傢同類產品並駕齊驅。

  這些技術創新,為我國制造百萬千瓦世界最大單機容量水輪發電機組提供技術支撐。據瞭解,國產百萬千瓦級世界最大單機容量水輪發電機組未來有望在烏東德、白鶴灘水電站上首先實施。 (記者:重華)

(原標題:中國兩大水電站日前投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