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2日星期三

北京新疆等地發放反恐手冊-從42方面講反恐常識-反恐手冊-恐怖襲擊

北京新疆等地發放反恐手冊:從42方面講反恐常識|反恐手冊|恐怖襲擊

北京新疆等地發放反恐手冊:從42方面講反恐常識|反恐手冊|恐怖襲擊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play 反恐辦發放反恐手冊 play 從42方面講反恐常識 向前 向後 □現場演示 特警現場演示遇持刀兇徒襲擊時如何應對。本版圖片 京華時報記者歐陽曉菲攝 警方發放《公民防范恐怖襲擊手冊》。

  京華時報訊 (記者袁國禮)昨天,由國傢反恐辦編制的《公民防范恐怖襲擊手冊》在北京、新疆、上海、廣東、河南等地同步免費發放。《手冊》從42個方面具體介紹瞭公民反恐、防恐的基本常識。

  昨天上午,《手冊》首發儀式在京舉行。公安部常務副部長楊煥寧,公安部副部長陳智敏,公安部副部長、北京市委常委、公安局長傅政華,公安部副部長、國傢反恐辦主任李偉出席儀式。

  《手冊》內容主要包括恐怖活動、恐怖活動組織、恐怖活動人員的定義,常見的恐怖襲擊手段如刀斧砍殺、車輛沖撞碾軋、爆炸、縱火等,如何識別可疑爆炸物,遇到化學、核與輻射、生物恐怖襲擊怎麼辦以及緊急情況下如何進行自救互救等42項知識問答。《手冊》就公交車、地鐵、商場等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縱火、爆炸、槍擊等恐怖襲擊時,市民該如何躲避、報警、自救等也進行瞭說明。

  據介紹,通過該《手冊》,公眾既可以認識暴恐活動的嚴重危害,提高識別可疑人員、物品的能力,也可以增強自救、互救技能,推動全民反恐。此次編制的《手冊》還借鑒瞭國外公眾防范恐怖襲擊的經驗和做法。

  國傢反恐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發放《手冊》為契機,在全國深入開展防范恐怖襲擊宣傳教育活動,提高群眾反恐防恐意識,以及應對恐怖襲擊的能力。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反恐專傢李偉教授表示,近期發生的冷兵器砍殺和易燃物縱火事件,造成的危害很大,防范難度也比較大。專業的反恐力量很難覆蓋到每個地方,而暴恐分子往往選擇警力薄弱的地方下手。因此,僅僅靠專業反恐力量遠遠不夠,應該提高公眾反恐意識,提高大傢的反應能力,降低恐怖襲擊的傷害程度。但李偉也指出,全民反恐並不是讓大傢與恐怖分子如何進行搏鬥,而是提高防恐意識比提高防恐能力更重要,發現可疑情況要進行報告,提高自救能力。

  □出爐經過

  >>名稱

  由“安全防范”更名“防范恐怖襲擊”

  據介紹,目前受國際國內多種因素影響,反恐怖鬥爭形勢嚴峻復雜,暴力恐怖活動呈現出國際因素,影響明顯加大,由新疆向內地蔓延、網上網下互動增強等新趨勢,恐怖主義威脅將長期存在。為瞭提高群眾對恐怖活動的認識,增強警惕性和防范意識,普及提升自救互救的知識能力,國傢反恐辦組織專傢修訂瞭《公民防范恐怖襲擊手冊》。

  該《手冊》經歷瞭3次編制修訂過程。首次編制時間是2008年6月,為加強奧運安保反恐怖工作,國傢反恐辦組織專傢編寫瞭《公民防范恐怖襲擊手冊》,向社會公眾特別是學校、社區進行瞭發放。第二次編制修訂時間是2010年3月,根據專傢建議,對《公民防范恐怖襲擊手冊》進行瞭修訂,名稱修改為《公民安全防范手冊》,以國傢反恐辦名義,免費發放到各地和有關單位,並將文字內容發佈到互聯網上。第三次修訂即本次修訂,手冊名稱改為《公民防范恐怖襲擊手冊》,國傢反恐辦結合當前形勢特點,組織專傢對手冊增加瞭部分內容。為擴大受眾面,本次發行擬采取免費贈送與社會公開發行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內容

  增加新看點如何識別恐怖嫌疑人

  與2008年、2010年兩個版本相比,《公民防范恐怖襲擊手冊》在形式和內容方面主要有4個變化。根據當前暴力恐怖活動手段特點,增加瞭“什麼是恐怖活動”、“什麼是恐怖活動組織”和“什麼是恐怖活動人員”的定義以及如何應對刀斧砍殺、車輛沖撞碾軋恐怖襲擊等內容,進一步梳理瞭條目的邏輯順序,將如何發現識別恐怖嫌疑人、可疑情況、可疑車輛以及發現後如何辦、報警的方式方法、註意事項等內容前置。對應對的措施總結提煉瞭提示語,對要把握的應對要點做瞭醒目提示,語言更加簡練,表述更加準確,記憶更加方便。《公民防范恐怖襲擊手冊》合並瞭部分條目,將如何應對爆炸、縱火等部分類似或重復的內容進行瞭精簡合並。

  《手冊》立足於恐怖犯罪活動的特點,傳授瞭緊急情況下避險、自救互救、自防協防的知識和技能,使群眾做到能發現、會舉報,能避險、會自救,能識別、會應對。

  □防恐支招

  1公交縱火

  大聲喊司機開門

  對於公交車縱火,《手冊》提出乘客要大聲告知司機,然後打開車門,用隨車滅火器滅火,打開車門和逃生窗,按順序快速下車。而在火車上遇到縱火,要聽從列車員的指揮,不要盲目擁擠。

  在地鐵內遇到縱火,如果火勢蔓延迅速,在逃到相對安全的車廂後,關閉車廂門,阻止火勢蔓延,贏取逃離時間。在地鐵內發生爆炸起火時,要先保護頭部,原地蹲下,列車還在運行時不要拉制動、砸窗和跳車等。

  《手冊》還指出,遇到縱火有七忌:驚慌失措、盲目呼喊、留戀財物、亂開門窗、乘坐電梯、胡亂奔跑、輕易跳樓。而當駕車經過隧道遇到縱火時,嚴禁在車裡避難。

  2刀斧襲擊

  快跑遠離行兇者

  昆明火車站暴恐襲擊事件,恐怖分子用砍刀砍人。針對刀、斧等冷兵器,《手冊》的第一指導是要“快速跑開”,把攜帶的物品丟棄,遠離暴恐分子。躲避的時候也有具體要求,要利用身邊的建築物、樹木、車體、圍欄、櫃臺等躲避,與暴恐分子拉開距離。在無法跑開或躲避時,應該用隨身攜帶的物品,包括手提包、衣服、雨傘等,以及隨身可以拿到的物品,包括木棍、拖把、椅子,甚至磚塊、石頭、滅火器等進行反抗。

  3槍械襲擊

  迅速蹲下找掩體

  針對槍擊,不管是在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以及商場、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手冊》都指出,第一時間應該快速隱蔽,蹲下要迅速,要用座椅、桌子、沙發等躲避。掩蔽物最好在自己與恐怖分子之間,要不容易被穿透的物體,如墻體、立柱、汽車前部發動機等,但木門、垃圾桶、汽車門等不能擋住子彈的物體,不能作為掩體,但可以贏取逃生時間。也不能選擇體積小的物體,最好形狀規則,因為不規則物體容易產生跳彈,像假山等。在撤離的時候,情況不明時不要下車,下車時應該沿著槍擊相反的方向撤離,並利用車體做掩護。

  4化學襲擊

  警惕大蒜辛辣味

  遇到化學恐怖襲擊,要盡量向著與風向垂直的方向撤離。像大蒜味、辛辣味、苦杏仁味等異味,就有可能是化學恐怖襲擊。

  5遭遇劫持

  隱藏好通信工具

  《手冊》指出,不要跟恐怖分子對視,不對話,要盡可能保留和隱藏自己的通信工具,及時把手機調為靜音,要適時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求救,內容包括所在位置、人質人數、恐怖分子人數等。在警察發起突襲的時候,要盡可能趴在地上。

  6識別人員

  警惕穿著異常者

  根據《手冊》,識別可疑人員、車輛時,“異常”與否最重要。識別人員時,要看其神情、著裝、行為等是否異常,出租屋內的人員,看其屋內、所倒的垃圾、交往等是否異常。針對車輛,要看車輛是不是舊車,有沒有車牌,是否在禁止停車的水、電、氣、熱等重要設施以及繁華路口、轉彎處停車。查看乘車人員是否東張西望,看到有人接近時是否刻意躲避。行駛時是否左右搖擺、忽慢忽快,車內是不是裝瞭很多危險品和管制刀具等。

  反恐專傢表示,要看人員是否穿著不合時宜的服裝,帶的包裹是否有異常,發現任何汽油等危險品,要及時報告。

  >>反恐專傢

  小心公交“汽油味”

  近期,針對公交車等公共交通的縱火事件,引起公眾對公共交通安全的擔心。除瞭《手冊》中針對不同的公共交通縱火情況提出的應對措施,反恐專傢李偉還表示,不法分子在公交車上縱火基本都是使用汽油等易燃液體,會散發出異味,而且顏色與水也有所不同。現在的公交車都是更新的車輛,基本聞不到汽油味,乘客一旦聞到異味,或者觀察到有人拿的液體有問題,應避免乘坐,也可以向司機或警方報警,將縱火消滅在萌芽狀態。“司機也要迅速停車,因為汽車行駛時會起到助燃的作用。”李偉建議公交車應增加安全員,而且要經過一定的訓練,他們在應對恐怖襲擊以及突發事件時,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京華時報記者袁國禮

  “藍劍突擊隊”助陣

  昨天上午9時許,在宣武門附近一個商場門前,警方向市民發放《手冊》,公安部相關領導還親自向市民發放《手冊》。很多市民領到後,都立即打開仔細地翻看。據瞭解,各地警方首批共發放瞭50萬冊《手冊》。

  除瞭發放《手冊》,來自北京警方藍劍突擊隊的特警隊員,還現場向市民展示槍支、保護衣等警用裝備,引來不少市民紛紛合影。特警隊員還現場拿來刀具,教市民如何防范刀斧等冷兵器的砍殺,特警表示,遇到這種情況時,要保持冷靜,看清劈砍方向後,及時躲避。

  據瞭解,今年5月,國傢反恐怖工作領導小組決定以新疆為主戰場,其他省區市積極配合,在全國開展為期一年的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活動專項行動。行動開展以來,各地警方已經成功打掉一批暴恐、宗教極端團夥,抓獲瞭一批暴恐、宗教極端分子。

(原標題:北京新疆等地發放“反恐手冊”)

(編輯:SN12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