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9日星期三

最高檢4個月發16件涉腐信息 打破隻做不說慣例-最高檢-職務犯罪

最高檢4個月發16件涉腐信息 打破隻做不說慣例|最高檢|職務犯罪

最高檢4個月發16件涉腐信息 打破隻做不說慣例|最高檢|職務犯罪


  4個月內,最高檢官方微博直接發佈16件由其立案偵查的大要案信息,同時發佈各地檢察機關一段時期以來查辦重大案件情況。在“領頭羊”身體力行的示范作用下,各地檢察機關紛紛在網上曬出自己的工作成效。專傢表示,向社會公佈反腐熱點案件信息,滿足瞭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也是防止公權力濫用的“防腐劑”

  □本報記者蔣皓文/圖

  今年以來,我國反腐風暴勢頭強勁,“老虎蒼蠅”一起打。群眾對於構成犯罪的案件何時進入司法程序、案件查處情況等信息,十分關註。

  《法制日報》記者註意到,從4月開始,最高人民檢察院動作頻出,不斷在官方網站、微博、微信上公開落馬省部級高官立案偵查及偵查終結移送起訴信息。與之相呼應,江蘇、河南、江西等多地檢察機關,也紛紛公佈省內大要案信息。

  月查6名高官

  記者統計發現,最高檢官微自3月3日開通以來,從3月15日到7月18日,共直接發佈16件由最高檢立案偵查的大要案信息,涉及陳柏槐、郭永祥、郭有明、李春城、廖少華、陳安眾、童名謙、劉鐵男、蔣潔敏、李東生、王永春、陽寶華、楊剛、冀文林、餘剛、談紅16人。7月14日,連續發佈對蔣潔敏、李東生、王永春3人立案偵查的消息;7月18日,連續發佈對楊剛、冀文林、餘剛、談紅4人立案偵查的消息。

  在最高檢發佈的這16件案件信息中,14件為公佈對犯罪嫌疑人立案偵查的消息;其餘兩件是6月23日公佈的由最高檢偵查終結移交起訴的案件信息,一起是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童名謙涉嫌玩忽職守案,另一起是國傢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傢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涉嫌受賄犯罪案。

  記者註意到,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全國共立案偵查省部級以上官員32人。但今年僅7月的前20天,就已有蔣潔敏、李東生、王永春、陽寶華、楊剛、冀文林6名原省部級官員被立案偵查。

  此外,最高檢還對6起社會關註的案件立案偵查情況進行瞭通報,分別是對國傢能源局核電司司長郝衛平、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副局長許永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王駿,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總監郭振璽、制片人田立武立案偵查並采取強制措施。

  多涉嫌受賄罪

  案件信息要公開,但哪些案件能夠公開,信息公開到何種程度,以什麼樣的程序公開,仍必須加以明確。

  最高檢對此十分重視,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於7月初制定下發《職務犯罪大要案信息發佈暫行辦法》,辦法規定瞭職務犯罪大要案的范圍及發佈的內容等。同時明確,涉及國傢秘密、個人隱私等不宜公開的職務犯罪大要案信息,不得對外發佈。

  權威人士指出,辦法的出臺,標志著最高檢職務犯罪大要案信息發佈將走向常態化。

  “這些社會關註的案件,不公開就會引發社會的討論甚至懷疑,現在通過官方微博、微信等方式,以國傢司法機關的身份公開,有利於避免謠言的滋生,更有利於與民互動,形成信息的傳遞和反饋過程。對於群眾可以起到普法作用,對於‘蛀蟲’則是一種強有力的威懾。”曾任最高檢專傢咨詢委員會委員的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謝佑平對記者說,官方發佈信息具有權威性,在及時發聲的同時會確保信息內容的準確性和嚴謹性,突出重點。

  記者發現,最高檢官微發佈的這些信息,均指明對象姓名取代以往的“某某”,並直接點出其所涉及罪名。

  據瞭解,目前,最高檢發佈的案件絕大多數以“涉嫌受賄罪”進行立案偵查,湖北省政協原副主席陳柏槐是為數不多的例外,他因涉嫌濫用職權、受賄犯罪被最高檢立案偵查。今年5月26日發佈的最高檢查辦晉濟高速“3·1”特大事故的消息中,則以涉嫌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和賄賂犯罪,對21人立案偵查並采取強制措施。

  “一些案件可能正處於初步偵查階段,具體的犯罪情節仍需進一步偵查核實,因此可以對所涉罪名、犯罪情節進行局部公開,以保證案件的順利偵查。”謝佑平進一步說。

  公開打破慣例

  最高檢官微公佈的不隻是重大個案消息,各地一段時期以來查辦重大案件情況也在其中。在“領頭羊”身體力行的示范作用下,各地檢察機關紛紛在網上曬出自己的工作成效。江蘇省檢察機關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記者瞭解到,5月以來,江蘇省人民檢察院通過官方網站、微博、微信,對外及時公開發佈瞭省檢察院對鎮江市原副市長李衛平立案偵查等30餘起涉及廳級、處級領導幹部職務犯罪案件信息,引起較大社會反響,廣大網友紛紛點贊。

  “以往檢察機關在執法辦案中,考慮到辦案需要和保密問題,一直都是隻做不說,直到移送法院起訴才會對外公佈。”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宣傳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央十分重視查辦職務犯罪案件,群眾也希望能更直接地獲取有關消息。為瞭滿足期待、消除質疑,江蘇檢察機關決定在不影響辦案的前提下,對外公佈查處職務犯罪案件有關信息,打破“隻做不說”的慣例,讓群眾能夠看得見、感受得到反腐懲瀆的實際效果。

  據介紹,在最高檢制定職務犯罪大要案信息發佈暫行辦法後,江蘇省檢察院也出臺瞭具體細則。

  “對地方而言,縣處級以上幹部犯罪屬於大要案,那些職級雖然不夠,但是社會影響很大、群眾關註度高的民生民利案件等,我們仍會及時予以發佈。”該負責人透露,目前,江蘇省檢察院官微已發佈全省檢察機關查辦的近60起職務犯罪大要案有關信息。

  “透明度決定公信力,這種常態化的公開方式,體現出檢察機關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保證司法公平正義的自信。”謝佑平表示,以最高檢為代表,各級檢察機關紛紛通過新媒體等方式向社會公佈反腐熱點案件的信息,不僅滿足瞭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成為提高人民群眾對司法機關信任度的“強心劑”,也是防止公權力濫用的“防腐劑”。

  本報北京7月21日訊

(原標題:最高檢官微點名公佈16件涉腐信息)

(編輯:SN11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