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6日星期二

教育學會會長-解決異地高考難關鍵在戶籍改革-異地高考-戶籍改革



教育學會會長:解決異地高考難關鍵在戶籍改革|異地高考|戶籍改革


















教育學會會長:解決異地高考難關鍵在戶籍改革|異地高考|戶籍改革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  華西都市報記者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  今年初,我省已經確定2016年高考中主科將采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元宵節,清華北大又公佈瞭自主招生簡章,準入規則更寬,歡迎各種偏才怪才。不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高考依然是眾多學子的“頭等大事”。  異地高考政策落實還能怎麼改?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做客人民網教育頻道時談到瞭大傢最受關註的異地高考、全國卷、網絡教育等熱門話題。他認為,破異地高考難題的“牛鼻子”是戶籍制度改革,而全國卷並不意味著就能帶來絕對的公平,網絡教育不會讓傳統校園消亡。他還在全國兩會期間呼籲,增加西部地區、農村地區、人口大省孩子上大學的比例,縮短省際高考錄取差異,讓西部農村的孩子有更多上大學的機會。  異地高考如何破題?   關鍵在於戶籍制度改革  “教育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剩下的都是‘硬骨頭’。想要進一步推進,需要社會配套改革。”鐘秉林舉瞭一個大傢都比較關心的例子:異地高考。  去年全國有28個省市實行瞭異地高考政策,有54000多名符合條件的學生報名在異地參加高考。今年還要拓展到29個省。鐘秉林預測,今年符合條件的考生會增加到7萬人次,但這個解決方法並不能讓大傢都滿意。  “如果戶籍制度改革到位瞭,異地高考問題就解決瞭。”鐘秉林說:“北京這麼嚴格的異地高考參加條件,最後隻能考高職。河南的政策好,但大傢都不去啊!”  異地高考怎麼做到讓大傢都比較滿意呢?鐘秉林說,這已經超出瞭教育的解決范圍瞭。將來如果大城市的戶籍改革一步到位瞭,務工人員的身份戶籍都解決瞭,那異地高考的問題也就隨之解決瞭。“如果你有瞭北京戶籍,你的孩子理所當然在北京參加高考。”他說,教育改革不僅僅是教育內部的工作,教育領域內部外部協調配套,改革能夠相互支撐,這就要求進一步加強綜合性改革。  全國卷意味著“公平”?   錄取仍在各省自主排名  為瞭追求完全的公平,有些人提出一張試卷全國統一錄取,越來越多的省份也決定瞭高考采用全國卷。今年初,我省已經確定2016年高考中主科將采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然而,這種“理想化”的想法卻被鐘秉林完全否定瞭。  “恢復全國卷是一些省市的選擇,隻要能保證質量,就可以去嘗試。”鐘秉林認為,不論全國卷還是地方卷,隻要卷子有一定的區分度,能夠有利於大學對學生進行篩選,就是好試卷。他說,高考試卷要有“科學性”,就需要更加註重考查學生所學基礎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學生綜合素質。  他認為,恢復全國卷並不是就意味著“公平”,因為用瞭全國卷並不意味著錄取也是全國排名,依然在每個省中自主排名。  互聯網沖擊校園教育?   傳統教育會有所“顛覆”  如火如荼的網絡教育,讓一些傳統教育界人士感到“狼來瞭”,越來越多的學校也開始開展網絡教學。互聯網,是給校園帶來機遇?還是帶來打擊?鐘秉林認為,傳統校園教育現在雖然被動,肯定不會消亡,但傳統的教育方式將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有所“顛覆”。  他說,網上教學使得知識的傳遞渠道增加,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取知識。這使得教師的角色發生瞭變化,不再隻是傳授知識的人,更加需要成為學生的學習夥伴,和學生一起構建師生學習共同體。以後,教師發揮的作用將是引導,師生互動、學生合作來實現教育目標。知識點在課堂外先接收瞭,課堂上則是一種鞏固和舉一反三的過程。  “如果學校沒有對這種變化引起高度重視的話,將來可能會處於很被動的地位。”鐘秉林所提倡的教學模式是合作式學習,三五個學生圍成一組,“講臺”的概念已經模糊掉瞭。“在線教育也取代不瞭傳統的教育。”他說,課堂教學隻是教育的一部分,學習掌握知識也不是教育的全部。學生的全面發展,除瞭掌握知識,還有社會發展能力、人際關系處理等方面的提升,目前這些仍需要在校園裡實現。“校園文化的熏陶,校風、學風,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發展。”  鐘秉林還在全國兩會期間呼籲,讓西部農村的孩子有更多上大學的機會。他說,自主招生考試,學生要踴躍自我推薦,在同等條件下,會優先錄取西部考生以及農村的孩子。  華西都市報特派記者 席秦嶺 王浩野 北京攝影報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