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星期二

日媒-朝未邀中國參加金正日逝世紀念顯兩國疏遠-中朝關系-金正日逝世3周年

日媒:朝未邀中國參加金正日逝世紀念顯兩國疏遠|中朝關系|金正日逝世3周年

日媒:朝未邀中國參加金正日逝世紀念顯兩國疏遠|中朝關系|金正日逝世3周年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play 朝鮮開通網站展示風貌 play 朝鮮否認攻擊索尼網絡 play 朝鮮10萬人遊行抗議 play 揭秘朝鮮海外勞工 向前 向後 金正日

  【環球軍事報道】日本外交學者雜志12月9日發表文章稱,有跡象表明,目前中朝關系似乎不同與以往,因為平壤並未例行邀請中國政府參加金正日逝世3周年紀念會。據韓聯社援引知情人士的報道,不會有中國代表團赴朝參加今年的儀式,這表明中朝兩國的距離正在拉大。這位外交消息人士稱,“據我所知,朝鮮並未正式邀請中國參加在平壤舉行的金正日逝世3周年紀念會。因此,中國政府沒有考慮派代表團參加12月17日的儀式。”

  聯合國安理會的報告將朝鮮侵犯人權的問題列入議事日程。今年11月底,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投票呼籲,將朝鮮領導層提交國際刑事法庭起訴,朝鮮為此展開瞭“魅力攻勢”。人權委員會的投票是基於聯合國調查委員會2014年2月的一份報告而作出的,該報告詳述瞭朝鮮的一系列暴行和侵犯人權的問題。朝鮮繼續疏遠北京,這看起來非常奇怪,因為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而且願意否決國際刑事法庭的任何起訴朝鮮的案件。

  自朝鮮領導人金正恩2013年12月決定清理並執行其叔叔、政壇二號人物張成澤死刑以來,北京與平壤明顯地產生瞭越來越多的外交分歧。眾所周知,張成澤是朝鮮最有經驗的與北京進行對話的人,他的死亡表明朝鮮正在遠離中國。今年早些時候,有消息傳出,朝鮮將反華口號列入政治宣傳的一部分。另外,因為與北京關系交惡,平壤也擴大瞭與其他一些國傢的外交關系,包括日本、俄羅斯、印度尼西亞,甚至是美國。

  近幾個月來,中國官方媒體開始更明顯地譴責朝鮮。實際上,就在本周,《人民日報》副刊還發表社論,批評朝鮮的人民福利狀況,稱這個國傢以犧牲民眾利益為代價,隻服務於一個小的利益特權階層。而且,一些中國媒體也警告外部觀察人士不要過度解讀中朝關系距離拉大的趨勢。例如,《中國日報》一位評論員指出,盡管中朝關系出現松動,“但中國仍然在致力於維護與朝鮮的傳統關系的同時,也加強與韓國的合作。”

  檢驗中朝關系狀態的試金石,就是即將到來的聯合國安理會關於朝鮮人權狀態的辯論。如果北京確實想排除朝鮮,那麼就會避免對國際刑事法庭的起訴行使一票否決權。如果北京最終強烈支持朝鮮並行使否決權,那就表明中朝關系還是不錯的。值得註意的是,北京以前對聯合國的決議投過贊成票,同意對平壤實施經濟和商業制裁,但那次的案子是對朝鮮核試驗進行表決。

(原標題:日媒:金正日逝世紀念未邀中國暗示中朝疏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