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8日星期四

李克強:體制機制創新本身就是紅利-體制創新

李克強:體制機制創新本身就是紅利|體制創新

李克強:體制機制創新本身就是紅利|體制創新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play 李克強講經濟形勢 play 李克強出席專傢座談會 向前 向後

  7月15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傢學者座談會。會上,6位專傢學者分別從各自角度對政府宏觀經濟政策提出建議。巧合的是,幾乎每位專傢的建議,都涉及“體制機制創新”。

  李克強總結說,體制機制創新本身就是紅利。就像知識產權屬於企業的資本一樣,政府的體制機制創新仍有巨大空間,創新得好,可以釋放出更多紅利。

  中國經濟仍有較高速的增長潛力,公共消費性投資是新的增長點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的發言,主要圍繞公共消費投資展開。他分析說,中國經濟仍有較高速的增長潛力,公共消費性投資是新的增長點,但需要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他建議,發行國傢建設債,加快地方債改革,有效化解金融風險。

  “你講得很好,我還想問一下。”李克強說,“提高國債比例涉及赤字率的問題。按你的計算,我們的赤字率多少合適?”

  李稻葵回答:“我的想法是,可以設立國傢信用擔保的資本賬戶,用國債支撐國傢公共消費性投資。”

  李克強鼓勵他“研究一套可操作的技術性辦法”:“公共消費產品確實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短板’,需要加快建設。在這方面,我們傳統的投資體制有弊端,而你提出瞭新思路。怎樣把新思路和體制機制創新結合起來,請你繼續研究,提出更加深入的建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晉平用PPT展示瞭一組統計數據。他對天津、寧波、北海、昆明4個港口城市的560傢外貿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後得出結論,中國目前實際出口增長形勢正漸趨改善,外部有利因素有所增加,但外貿企業轉型壓力巨大,下一步的政策著力點應放在促進外貿企業轉型升級上。

  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教授宋國青通過對金融領域的分析提出,擴大股權融資比例是緩解杠桿率上升的唯一辦法。他建議,要增強金融市場競爭,加快利率市場化。

  政府要明確自己在市場中的“中性化”身份,要不斷進行自我革命

  中歐陸傢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劉勝軍提出,推進中國經濟轉型,必須要改善制度環境。政府要明確自己在市場中的“中性化”身份,要不斷進行自我革命。他同時建議,要進一步破除行政壟斷,放開民間資本進入一些領域的行政壁壘,給市場資金更多出路。

  “混合所有制改革非常有必要,但現在,很多民營企業對混合所有制還存有顧慮。”劉勝軍說。

  “什麼顧慮?”李克強馬上問。

  “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政府拿出什麼東西來混合?二是民營資本能占多大比例?三是混合‘聯姻’後會不會受到幹預?”

  社科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迎秋的發言,集中聚焦於民營經濟。他建議,政府要改革財政收支方式,把更多自主權讓給企業,從而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秘書長柴強對房地產市場形勢進行瞭分析判斷。

  “房價再像過去那樣單邊過快上漲,肯定不可持續,上下雙向波動才是房價的常態。”柴強給出判斷,“但房價總體上不會大跌,也不會崩盤。現在的房價形勢不是拐點,而是正常波動。”

  定向調控不是“大水漫灌”,而是“滴灌”、“噴灌”,是定向發力

  針對專傢學者的建議,李克強作瞭總結。他特別強調,我們追求的發展,必須是有質量、有效益、節能環保、去除水分的發展,通過發展要讓人民有就業、收入有增長。

  李克強系統梳理瞭國務院“定向調控”的基本思路。他說,定向調控的內涵是保持定力、有所作為、精準發力、統籌施策,是此前“區間調控”的深化。

  “有人認為,定向調控就是‘降準’,這是一種誤解。”李克強糾正道,“定向調控不是‘大水漫灌’,而是‘滴灌’、‘噴灌’,是定向發力,抓住關鍵環節、重點領域、薄弱地帶來進行調控。”

  他列舉瞭定向調控的三大措施:簡政放權、有效增加公共產品供給、大力支持實體經濟。

  李克強坦率承認,雖然新一屆政府取消下放瞭大批行政審批事項,但目前各級政府職能仍存在一些“錯位”:“不該管的管得過多,該管的又沒管到位。”有些審批事項還沒有完全取消、下放到位;一些官員不同程度存在“不作為”現象,有時甚至“找不到蓋章的人”。

  “政府一旦不作為,改革就落不到實處。”李克強說,“而定向調控的目的,就是讓政府一方面簡政放權、一方面放管結合,從而更多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

  在談及有效增加公共產品供給時,李克強說,當前中國公共產品供給仍是“短板”,特別是中西部地區鐵路、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以及衛生、養老保險等基本服務都很匱乏,在這方面,投資的潛力十分巨大。

  “但投資的錢從哪來?我認同你們講的,不能單靠政府。”他說,“必須要改革投融資體制機制,讓社會資本充分進入,政府也可以通過購買服務來增加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

  李克強強調,中國經濟發展最終要靠實體經濟支撐。今年以來,中央政府采取瞭一系列措施,通過定向降準、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免范圍、放寬民營經濟社會資本準入等政策,把更多資本引向實體經濟。

  他總結道:“目前來看,定向調控的三方面措施,既補上瞭關鍵環節、重點領域的‘短板’,對經濟也起到瞭支撐作用。事實上,這些舉措本身就是在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

  中國經濟要在相當長時期內保持中高速發展,就須實現價值鏈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李克強強調,中國經濟要在相當長時期內保持中高速發展,就須實現價值鏈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必須依靠創新驅動。

  “中國經濟走到今天,不能再僅僅依靠速度,更要提升質量和效益。”他說,“我們過去長期依賴低附加值出口,把產品廉價賣出去,賺的僅是苦力錢。今後必須要依靠創新驅動,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技術含量。”

  李克強說,創新不僅是科技創新,也包括體制機制創新。中國的體制機制創新空間很大,要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推動經濟的轉型升級。

  “我們過去有一種老觀念,動不動就說放多少錢,覺得有多少錢才能辦多少事。”他說,“事實上,比錢更重要的是‘體制機制’創新。”

  李克強最後說:“就像知識產權是企業的資本一樣,體制機制創新本身就是紅利。政府的體制機制創新仍有巨大空間,創新得好,可以釋放出更多的紅利。”(肖楠)

(原標題:李克強:體制機制創新本身就是紅利)

(編輯:SN09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