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6日星期二

中國科學傢發現約5千萬年前亞洲大陸琥珀生物群-琥珀生物群-中國科學傢

中國科學傢發現約5千萬年前亞洲大陸琥珀生物群|琥珀生物群|中國科學傢

中國科學傢發現約5千萬年前亞洲大陸琥珀生物群|琥珀生物群|中國科學傢


  新華網南京7月14日電(王玨玢、肖瓊瓊)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4日發佈,由該所研究員張海春領銜的科研團隊認定撫順琥珀是目前世界上種類最豐富的琥珀生物群之一,此項研究填補瞭始新世時期(約5千萬年前)亞洲大陸琥珀生物群的空白,也表明5千萬年前歐亞大陸兩端已經存在廣泛的生物交流。

  張海春介紹,通過20餘年的野外考察和收集,研究團隊共采集獲得2000多塊撫順琥珀原料。研究發現,撫順琥珀中昆蟲最為豐富,包括至少16目、79科、上百個種。其中最常見的是雙翅目(包括各種蒼蠅和蚊子),約占總數量的70%。

  “撫順琥珀中的昆蟲不僅保存非常完整,而且異常豐富,很好地反映出當時的環境、氣候條件,而且也使其成為世界上種類最豐富的琥珀生物群之一。其中,捻翅目、纓翅目的薊馬,還有蜱蟲等,是首次發現。”張海春告訴記者。

  據介紹,研究團隊通過宏體化石、微體化石、紅外光譜、有機地球化學分析手段,首次確認瞭撫順琥珀的植物起源為柏科植物,且以水杉為主。

  此項研究前,科學界已發現瞭白堊紀的西峽琥珀群,以及中新世的漳浦琥珀群,而處於這兩段時期之間的始新世則是一片空白。此次研究的撫順琥珀保存有始新世時期亞洲大陸唯一的琥珀生物,很好地填補瞭始新世時期亞洲大陸琥珀生物群的空白。

  “我們還發現撫順琥珀內的螞蟻、蜂類等社會性和外寄生性昆蟲同波羅的海生物群有著極大的相似性,說明早在5千萬年前歐亞大陸兩端已經存在廣泛的生物交流,為我們瞭解當時歐洲-亞洲-印度生物分佈格局提供瞭直接依據。”張海春說。

  據介紹,撫順琥珀形成於始新世早期的一個重要溫室效應時期,當時撫順的氣候為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年均溫15-20度,年降水量1000毫米。這些都將為全球氣候變暖和全球氣候變暖下生物群的群貌研究提供重要依據。

  撫順琥珀產自亞洲最大的露天煤礦撫順西露天煤礦,該露天煤礦東西長6.6公裡,南北寬2.2公裡。

(編輯:SN11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