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2日星期四

兩齡童識字兩百後不願再學



兩齡童識字兩百後不願再學


















兩齡童識字兩百後不願再學


  識字兩百後兩齡童不願再認字

  早教不宜功利化,要教在有心學在無意

  “為什麼寶寶學瞭200多個漢字後,突然對識字沒瞭興趣?”昨天,在武昌某酒店舉行的一場早教講座上,周女士對此十分困惑。對此,幼兒早期教育專傢馮德全說,教寶寶識字不宜功利化,否則會傷害其學習興趣。

  周女士說,她的兒子今年兩歲半,半年前,她從一些早期教育書籍上瞭解到,3歲之前是幼兒語言發展的敏感期,三四歲的孩子經訓練可認識兩千多個漢字。

  於是,周女士自制識字卡片教孩子學認漢字。起初,寶寶學得很開心,周女士也很有信心。但是好景不長,寶寶認瞭兩百多個漢字後,突然不想再認漢字瞭,任憑她怎麼調動都無濟於事。

  教育部“科學教育·兒童潛能開發”課題顧問、早教專傢馮德全,是中國“0歲方案”的創始人,他分析,周女士對寶寶的教育痕跡太濃,目的性太強,長期下去會讓孩子產生壓力和反感,讓他們厭惡學習。幼兒早期識字數量的多少不重要,保持其興趣是第一位的。

  馮德全指出,早教中心和幼兒園不應把識字、學英語單詞作為知識傳授,進行考試評價,不應有學習進度和質量的要求,而應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習慣。

  馮德全認為,早教要做到不留痕跡的教育,即教在有心,學在無意,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比如,吃飯的時候傢長可以告訴幼兒關於蔬菜等常識,順便告訴他們兩個字是什麼樣的,這種自然的、談天式的教育效果最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