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專欄 作者:何璽)去年11月,何璽曾向大傢介紹過一個在線支付工具Square,它通過讀取**中的數據,然後通過WIFI或3G網絡與Square後端服務器通訊並最終完成支付。今天,何璽向大傢介紹另外一個在線支付工具Dwolla,它是一種全新的在線支付系統,它無需通過**就能實現在線支付交易。
Dwolla於10年12月正式上線,一開始每周交易5萬美元,到11年7月,Dwolla每天交易額達到100萬美元。Dwolla位於美國中部的愛荷華州首府得梅因,目前隻有12名員工。在剛過去的2011年,Dwolla的用戶數達8萬,增長率達3200%。它現在每個月通過在線和移動平臺處理3000萬美元至5000萬美元的支付交易。Dwolla目前已經完成兩輪融資,A輪融資額為130萬美金,B輪融資額為500萬美金。
Dwolla的想法脫胎於公司創始人本·米爾恩(Ben Milne)。本·米爾恩(Ben Milne)說:“我曾經擁有一傢揚聲器制造公司,所有產品都在網站上直接銷售。交易費讓我深感困擾,我希望能擺脫它。作為商傢,我們每收到一筆**支付的款項,我們就得支付一定比例的費用。我們公司每年要向**公司支付5.5萬美元。我覺得這就像盜竊——我收到瞭錢,但是有人卻從我口袋裡拿走瞭一部分。
於是我想到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進行網上支付而無需向**公司付費呢?3年前我們找到瞭一傢銀行,而他們居然說可以試試看。
於是3年來我們一直在為這個項目努力。去年12月我們終於想出瞭合法的方式。”
Dwolla和PayPal最大的不同在於——PayPal建立在Visa和MasterCard等網絡體系的基礎之上,而Dwolla則有屬於自己的體系。
隻要擁Dwolla賬戶,用戶就可以使用Dwolla轉賬給任何人,當然,收款人也需要註冊一個賬戶才能收款。Dwolla與眾不同的做法之一,它將社交網絡作為聯系人名單,用戶登錄Facebook輸入朋友的姓名即可向其轉賬。
Dwolla創始人本·米爾恩(Ben Milne)說“我們認為,從長期來看,轉賬會變得如同在Facebook上尋找朋友一樣輕松省力,並且變得更有人情味。用戶收到朋友轉賬的款項後時,會看到他們的姓名和頭像,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互動體驗,並且能幫我們吸引、轉化更多客戶。”
通過Dwolla,用戶可以直接用自己的銀行賬戶付款。用戶想付多少錢都可以,而每筆交易的收款者隻需支付0.25美元,這對金額較大的交易特別有幫助。現在,人們開始使用Dwolla平臺來支付月租。如果我是準備收房租的房東,接受**支付的1800美元就會損失3%,但是Dwolla隻收費0.25美元。wolla平均交易金額為500美元左右;而PayPal收取2.9%的交易費,平均交易金額隻有30美元。
目前,Dwolla的主要業務來自C2B(消費者對公司)和B2C(公司對消費者),隻有11%的業務是P2P(個人對個人)。
由於Dwolla繞過瞭**公司,它較少瞭延遲與清算的時間,所以通過Dwolla付款會更快捷。
同大多數支付工具一樣,Dwolla目前在移動支付領域還處於起步階段。用戶隻有在支持Dwolla的商傢才能完成移動支付,這點類似於FourSquare等簽到應用,隻不過用戶做的事情是付款而不是簽到。目前與Dwolla合作的商戶大約有7500傢。
由於Dwolla收取的交易費相對較低,因此相對使用傳統的支付方式而已,使用Dwolla的用戶能節約2%至8%的交易費用。
何璽覺得這真是好寶貝,比那啥的省錢多瞭,創新無止境啊!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