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5日星期日

團購進場費首度公開化

-團購進場費首度公開化

團購進場費首度公開化


  商報訊(記者 崇曉萌)一直是團購行業內“不能說的秘密”的進場費首度公開化。記者昨日瞭解到,從6月底開始,聚劃算已將上架流程從“報名-初審-二審-終審-團長排期”,變更為“報名-審核-競拍排期”,意在減少審核期間的人為操作因素。這也被業界看做是聚劃算負責招商的“小二”(淘寶員工)中飽私囊後的改革創新。與此同時,聚劃算上架模式的調整,也讓團購行業的進場費制度首次公開化。這很可能引發行業盈利模式的變局。

  聚劃算痛下決心改革,是企業自身發展遇到瞭問題。去年,有關聚劃算在招商過程中存在不規范、甚至有“小二”牟取不當利益的舉報接連出現。經過企業廉政部、合規部等部門的聯合調查,已經發現部分事實屬實,部分“小二”存在嚴重違規問題,甚至觸犯法律。今年3月,原聚劃算總經理閻利珉因“管理漏洞致招商違規”遭到罷免。阿裡巴巴方面表示,聚劃算業務迅速擴張,但團隊的管理和制度的規范卻相對滯後。

  目前,聚劃算的上架流程已經改為競標模式。根據網友提供的信息:聚劃算7月16日上線的數碼傢電坑位成交價超3萬元;食品坑位超6萬元;護膚品坑位的成交額則高達17.14萬元。在“反腐”前,聚劃算“小二”收取的上架好處費一般為5萬-8萬元。

  聚劃算總經理張宇通過個人微博回應,競拍結果差異很大,既存在幾千、幾萬元成交的案例,也有流拍的項目。

  聚劃算此番改革讓淘寶賣傢分成瞭兩派。淘寶網某傢居店鋪賣傢表示,“搞競拍,有什麼意義?成本的增加,必然會轉嫁給消費者”。但也有賣傢表示贊同,某衛浴公司負責人認為,競拍模式很公平。因為隻有質量和服務上做得比別人好的商傢才會受到市場青睞。

  後者的意見得到瞭更多人的響應。一位團購業內人士表示,規則改變後,聚劃算賣傢的商品能否上線是由自己決定。此前,商傢的“生死大權”大多掌握在“小二”手中,現在則是商傢在用市場認可度去投票。在他看來,與此前的多重審核模式相比,競價模式已經有瞭明顯進步。

  事實上,相比於聚劃算的模式革新,團購行業首度將“不能說的秘密”——進場費公開化更受業界關註。

  據記者調查,幾乎所有國內一線團購網站都存在收取上架費現象,而且多為項目經理個人行為,金額普遍在3000元-1萬元之間。不過,絕大多數的團購企業負責人都對此事堅決否認。

  在業內人士看來,聚劃算的“競價”意味著團購上架費由暗轉明。在團購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的前提下,收取“上架費”或許會和實體零售商收取“進場費”一樣,成為一種“合理”收費。“隻要團購平臺收費合理,且確實向商傢提供相應服務,這可能會成為團購企業新的盈利方式,也可以破解團購企業‘隻吃提成’的低盈利現狀。”

  艾瑞咨詢分析師王亭亭認為,聚劃算新招商方式的誕生,意味著團購企業正在做一些經營模式上的新嘗試。在王亭亭看來,團購企業做這種嘗試,會給團購行業甚至服務業電商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但這種做平臺收服務費的模式能不能成功,還得看企業如何經營,探索更多樣、更成熟的經營模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