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9日星期二

從幼犬救母想到的

從幼犬救母想到的

從幼犬救母想到的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幼犬救母的故事說明,動物是人類感悟生命本真的老師。讓我們為營造一個和諧的世界共同努力吧

  在今年國際反傢庭暴力日到來之際,全國婦聯披露,目前我國2.7億個傢庭中約有三成存在不同程度的傢庭暴力。其中,未成年人暴打父母事件呈上升趨勢,逐年增高,甚至發生多起未成年人暴打父母致死的惡性案件。這不禁讓我聯想起近日在老傢親歷的一隻幼犬成功救母的動人故事。

  我的侄子在村邊的一塊丘陵地上新建瞭一個工廠。見我回鄉,邀我去參觀。剛進入工廠院子不久,忽見一隻看傢護院的小狗從門外急匆匆跑進院來,圍著我們幾個人拼命地嘶叫。起初,我們以為它是發泄對我這個“陌生人”的不滿。保安人員將它趕出院外。但旋即它又跑進院來,繼續圍著它的主人狂叫、撕咬。這時,我侄子註意到,小狗的母親——老狗沒有在院子內,不由得想,是不是老狗發生瞭什麼問題?於是,我們幾個人在小狗的帶領下往外跑去。跑瞭兩裡多路,最後到達丘陵後面的一個山溝裡,終於見到瞭臥在地上、叫聲淒慘的老狗。原來,老狗被一隻碩大的鐵夾子夾住瞭右腿,動彈不得。侄子說,個別村民為抓捕山雞、黃鼠狼,經常在丘陵地放置暗器。這回,老狗不幸中招。看見我們幾人到來,老狗似乎明白自己有救瞭,叫聲變弱瞭。此時的小狗不喊不叫,一直註視著主人解救它的母親。當老狗的腿被解放後,小狗高興地跳到母親身邊,為母親舔受傷的肢體。

  作為外科醫生,看到這一幕,我的心靈不禁受到震撼。

  人類是具有情感的智力動物,但並不是唯一的。動物行為學專傢研究認為,陸地脊椎動物母子之間情感的發生與愛的交流,主要存在於哺乳動物。在千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哺乳動物的種類繁多,小至老鼠,大到長頸鹿、老虎、大象等,用母乳喂養幼子是最基本的繁衍哺育形式。母乳喂養不僅為幼子提供瞭營養與免疫功能,更重要的是傳遞瞭一種生物本真的信息、情感交流。幼犬救母就是最具說服力的例證。

  母親在為嬰兒哺乳時,她內心美好的情感會影響孩童的心理發育,甚至潛移默化影響其一生的行為方式。然而,現代科技的進步、快節奏的生活、欲望的增加,使人類的情感發生瞭多元化的變化。如今城市裡,喂養幼子基本上用牛奶制品代替母乳瞭。這種違反自然選擇的文化,究竟是人類文明的進步,還是生物本真的蛻變?青少年自然純真的人性情感和樸實的作風下降瞭,這是否與減少母乳喂養有關?

  動物母子間尚能充滿溫情、愛意,人類有些母子間怎麼竟會如此缺失親情?據法律專傢和教育專傢分析,青少年處於身心發育期,情緒容易出現不穩定,肢體暴力很容易成為他們的宣泄方式。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暴力存在的傢庭,更容易導致孩子的暴力傾向。

  人類是有語言特殊功能的高級智力動物。人與人之間,特別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理應多溝通。但是如果傢長的教育方式不對,例如獨斷專行,剝奪孩子的話語權,動輒打罵,或對孩子實行冷暴力、情緒虐待,對孩子不理不睬,無視孩子的心理或物質需求,都容易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長期積壓後,必然會在特定情景下爆發。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幼犬救母的故事說明,動物是人類感悟生命本真的老師。讓我們為營造一個和諧的世界共同努力吧。  (北京 秦泗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